但他的確是应运而生,乃是百家爭鸣期间的气运之子,
得天地钟爱,天生便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惊人悟性。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既然要选择传人,最好的选择,自然就是孔子这个气运之子。
以他们的通天道行,现在又没有劫气干扰推演之法,想要確定气运之子將其找出来,那不是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嘛。
杨宣暗暗点头,基本確定了前因后果,但却並未太过放在心上,这些事情和他並没有什么关係。
他现在找到了斩出善尸,成就二尸准圣的企及,只要待在孔子学堂,处於浩然正气的滋养下便好。
在这期间,他所要做的事情,不论是推衍上品香火金身凝聚法,还是筹备传扬神道和香火之道的事情,都不会有任何影响。
於是,杨宣便在这间庭院住下。
这里虽说是孔子的学堂,实际上也是孔子的居所,或者说,这里就是孔子的道场。
只是孔子的修为太低,这里暂时还称不上是道场。
但杨宣知晓日后儒家在洪荒的影响力,既然找到了孔子,岂能就这么看著,以他的性格,自然是要提前落子。
宴席过后,杨宣来到后院的水潭边上,自袖中掏出三颗金灿灿,只有拇指大小的莲子,將其丟到水潭当中。
这三颗莲子,正是功德金莲的莲子。
此等灵物,非寻常手段所能催生,唯有在浓郁的气运滋养下,才有可能生根发芽。
以儒家日后在洪荒的影响力,气运绝对不会少。
按理来说,孕育一颗功德金莲不成问题,只要这三颗莲子有一颗生根发芽,那就是血赚。
就算最后失败了,那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在万仙大阵的时候,杨宣可是从接引道人手中获得不少莲子,以他如今的身家,就算损失三枚莲子,也不至於让他心疼。
子夏对於杨宣这个隨手就能拿出一枚极品福德幣的人颇为好奇,一直都跟在杨宣身后,见到了杨宣洒下三枚莲子的一幕。
功德金莲的莲子自带神异,看著就不凡,即便子夏没什么见识,也能看出此物的不俗之处,他好奇要地问道:
“杨先生,你这是在做什么?”
最初的时候,孔子的学生包括孔子本人在內,称呼杨宣这个金仙大能为前辈,
但这里毕竟是学院,在杨宣的要求下,这些人这才改口,称呼他为先生。
“种莲呀,这不是很明显嘛!”杨宣微微一笑,朝著后院的房间走去。
“这个我知道,只是这三颗莲子看著不一般,我要不要去挖点灵土回来。”子夏挠了挠头,跟在杨宣的身后。
他能够看出这三枚莲子的不凡,也知道越是不凡的灵物,对於生长环境的要求就越高。
在池塘里面,可没有什么灵土,用来栽种普通的莲也就算了,用来栽种灵物显然是不太够。
“不用,就这么放著就好?”杨宣摆了摆手,语气和善。
“那……这个是什么莲,要什么时候才能长出来?”子夏回头看了一眼池塘,好奇问道。
“缘分到了,莲就能长出来,到时候你就知道这是什么莲了。”杨宣笑了笑,並未说出莲子的来歷,他怕把子夏这个小傢伙给嚇到。
……
在隨后的时光中,杨宣的本体住在孔子的庭院当中,推衍上品香火金身凝练法。
恶尸太阳以太阳星权柄巡视洪荒,时刻掌握洪荒动向,了解百家爭鸣的进度,再加上天庭仙神、地府鬼神传来的消息。
即便杨宣足不出户,他想要知道的事情,便都在他的掌握中。
为了让浩然正气更加浓郁,也为了占据几分儒家的气运,杨宣在閒暇之余,便会和孔子谈论学问。
甚至在个別时候,他还会帮助孔子授课,教授学生学问。
不过,他所做的这是,都是锦上添,从旁协助,並没有为了壮大浩然正气而左右孔子的想法,更没有做出拔苗助长的事情。
恰恰相反,为了能够让孔子將来走得更远,让儒家拥有更高的上限。
杨宣时常奉劝孔子,以及学院內的学生,让他们打好基础,做事脚踏实地,莫要操之过急。
渐渐地,杨宣在学院內的威望越来越高,所有人都不再因为他的金仙修为而感到畏惧,
而是因为他的学识而感到尊敬,发自內心的叫一声杨师。
就这般,时间匆匆流逝。
不知不觉间,已是万年之后,洪荒东方变得愈发热闹,出现诸多各不相同的学派。
这些年间,在杨宣隱晦的提点下,子夏等学院学生,將孔子的言论收集起来,编撰为书,名为《论语》,用以警示后人。
若能提前著铸成《论语》,等到將来孔子立教之时,这《论语》或许就能借著儒家的磅礴气运,蜕变成为儒家的镇教之宝!
《论语》本就是日后的传世之作,对儒家有著深刻的影响,杨宣此举並不会对《论语》的內容產生影响,只是加快本书的著成时间。
在原本的时间线上,《论语》是孔子死后,由学生编著而成,但在现在这个时间线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经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