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帝秦设计师> 第505章 咱大宋可太“行”了!(北宋历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5章 咱大宋可太“行”了!(北宋历史)(2 / 3)

这么大,毕竟这两位的功绩摆在那,确实不小。

可赵宋,连大一统都未做到,盛也不及汉唐,也敢厚脸皮铸九鼎。

简直脸都不要了!

好像这不要脸也是赵宋传承,从赵大那开始,到赵二,但赵恒,再到赵佶,好几个赵宋皇帝都不要脸。

虽说当皇帝确实得不要脸,可像这么不要脸地,也是极其罕见。

尤其是赵恒和赵佶,更是其中佼佼者,赵恒无甚功绩,也好意思去泰山封禅,赵佶比赵恒更有过之而无不及,直接铸九鼎了!

那可是九鼎,象征华夏的神器,这等无功无德之辈也好意思铸?

当真不要脸至极!

始皇语气中难得充满了怒气:“赵宋鼠辈,也敢铸神器?”

王绾倒不愤怒,反而笑道:“有何不敢?其等都敢称‘仁宗盛治’振古无及,远胜汉唐了,到了赵佶这,怕是认为他的功业已达旷古烁今之境。”

蒙恬只简单评价了一句:“这赵宋皇帝办其他事不行,但于厚颜无耻一道,倒是远胜常人!”

始皇等人都明白赵佶铸九鼎的政治意义,可这太离谱了,这不是你赵宋能玩得动的啊?

铸九鼎实现不了你的政治目的,只会沦为笑柄,因为你赵宋功绩不够啊。

李念道:“大书法家铸九鼎的目的和真宗赵恒泰山封禅的目的差不多,都是想向天下人告知赵宋乃正统,他赵佶是天命所归,赵宋在他治理下达至了前所未有之盛!”

“属实不要一点脸,毫无自知之明。但铸九鼎并不算完,在蔡京等人鼓动下,大书法家还建了天成、圣功二桥,修延福宫、景龙江,在修天成、圣功二桥时动用的民夫不下四十万。”

这就是所谓的华夏历史上对百姓最好的帝王,现在可以穿越过去修桥了。

但别急,大书法家还有操作!

“在这些后,大书法家还开启了一个宏大的工程,他要修建‘艮岳’。”

“艮岳是一座皇家园林,于政和七年开建,宣和四年完工,用时五年。宋人张淏在其《艮岳记》中记载,‘周十余里,其最高一峰九十步,上有亭曰介,分东西二岭,直接南山。’,《宋史》中也记载,‘万岁山艮岳山周十余里,其最高峰九十步。’。”

“宋时的‘里’与大秦现今之‘里’有所差别,宋里比秦里多出约十之有四(取宋里是568.8米,秦里是415.8米)。”

李念这么一讲,始皇等人瞬间对艮岳的大小有了较直观的概念。

“艮岳主要不在于其大,而在其精美珍奇,大书法家为了修建艮岳,可谓是刮尽了江南的财富,不知多少宋人被其折腾至家破人亡。”

“其为修建艮岳,蔡京等人在苏州设立了‘苏杭应奉局’,由六贼之一的‘朱勔’负责,专为大书法家收集修建艮岳要用到的奇异石,而朱勔在为大书法家办事之余,也借此大肆敛财!”

“谁家有一株奇,有一颗奇石,只要被朱勔得知,其便会不择手段将之弄到手,而这也是一个很好用的借口……”

蒙恬接话道:“即便某些人家家中没有奇异石,但家中富裕,那朱勔想取其家之财,便可以此为由,逼迫其等交出财物,若不从,便以为赵佶办事为由使其等家破人亡!”

这朱勔能被划分为“六贼”之一,肯定也不是啥好人,有了给赵佶找奇异石这皇命,必定是大肆捞钱害人。

李念道:“朱勔在江南搜罗来的奇异石通过船队运往汴梁,十船为一“纲”,也被称为‘石纲’。”

“且上有所好,下必投焉,见大书法家收集奇异石修艮岳,赵宋的地方官员也在其等辖区大肆搜罗,使百姓苦不堪言。”

“当然,由朱勔负责的江南地区才是‘石纲’的重灾区,已经不叫苦不堪言,而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翻译方腊起义的主要因素便是这‘石纲’,方腊起义也是北宋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起义。”

听到有人终于跳起来干赵宋,始皇等人心情一下变得不错,这煞笔王朝就该被干,可惜从后面还有南宋,且北宋是亡于金人看,这次起义必定失败了。

“方腊起义声势浩大,在初时连战连捷,占‘六州五十二县’,连杭州也被方腊起义军攻占,让宋廷大为震动!”

“为镇压起义军,大书法家下令童贯、王禀等人率十五万禁军精锐南下平叛!”

听李念说到赵佶让童贯领兵平叛,冯劫奇道:“这童贯还有领兵之才?”

李念道:“应该有一些,但并不是很足。童贯可是有着收复燕云十六州,以此功封王的野心。燕云十六州一直是赵宋梦寐以求之地,据说宋神宗赵顼曾留下遗训‘能复全燕之境者,虽异姓,亦可封王’。”

童贯肯定是知一些兵事的,但要说其水平很高,就跟赵恒泰山封禅、赵佶要诛九鼎一样……

“童贯、王禀所率领的这十五万禁军精锐,其实是赵佶准备用来联金伐辽的大军。可还没开始伐辽,大军先被用于平定方腊起义!”

“在禁军精锐出手后,方腊起义逐渐被平定,却也打乱了赵宋原本的计划,可说如果没有方腊起义,赵宋兴许不会遭遇后来那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