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四章(1 / 2)

第94章第九十四章

阿雀十岁的这一年,太奶奶寿终正寝,享年八十,走的时候无病无痛,是在睡梦中去世的。

姑姑是个很亲近孝顺长辈的女子,太奶奶薨逝前,姑姑一直陪伴左右,为她端茶送水,讲笑话逗老人,宫女们发现太奶奶不在时,姑姑哭了许久,是被姑父推着回宫的。

哦对,姑父。

那是个很奇怪的男子。

阿雀只能这么评价他。

虽然高居宰相之位,但丝毫没有宰相应有的美好品行,阿雀从前读书时,书上总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但他看这位宰相姑父,显然没有书上说的那样大度。他还记得自己两三岁时的一件小事。

阿雀从小就喜欢香香软软的姑姑,她从头到脚,连头发丝都是精致的,阿雀喜欢缩在她怀里睡觉,枕着姑姑柔软的手臂,听她唱摇篮曲,但姑姑根本不会唱,从她嘴里念出来的曲调千奇百怪。

于是姑姑就给他念话本听,阿雀小时候就是泡在情情爱爱的话本里长大的,姑姑念入迷的时候,会搂着他,用他来擦眼泪。这样美好的时光,总会在姑父回来后被打破。阿雀有一次都快睡着了,突然被人提起来丢到一边,他睁开眼,发现在姑姑怀里扭动,枕着她手臂,闻着她香香头发丝的人,从他,变成了姑父……这对吗?

五岁后,他开始上学了,父皇为他请了好几名老师,其中有一位是大理寺的齐大人,修订过律法,办过好几起大案子,探案如神,允直公正,为人也清廉,就是话很少。

有一年姑姑生辰,宫中操办了寿宴,许多大臣都送了寿礼,什么金啊玉啊,东海的珍珠,西山的雪莲。

只有齐大人送了一盏精巧绝伦的花灯。

很好看,现在还挂在长公主府呢。

阿雀出宫去找姑姑玩的时候瞧见过,他坐在小板凳上和姑姑一起翻花绳,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平日读书的事情。

齐大人是话最少的,除了讲课外从不多言,但也是最温和的。阿雀喜欢听他讲课,比其他年纪稍长的老臣要好一些,不会总是翻来覆去地对他说一些大道理,说话还严厉,动不动就要打手板子。他虽然年纪小,但他又不是不懂,听多了就有些烦。阿雀不知人心险恶,说着说着,来了一句,“齐大人比姑父温柔,姑父总是…………

他说不出来问题在哪儿。

只觉得这位宰相姑父似乎不喜欢除了姑姑以外的任何人,他也不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似乎拼命积攒功绩坐到这个位置,只是单纯地想要当宰相而已。不过书上说,君子论迹不论心,能做出功绩就是好的。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注意姑父已悄然走到身后,阿雀本来站起身想要松阔松阔有些发麻的腿,再准备坐下时,小板凳不翼而飞,他一屁股摔在了地上,顿时目瞪口呆。

阿雀回过头,身后的姑父似笑非笑,“小殿下要长眼睛哦。”阿雀讷讷称是,小小的脑袋还看不出大人那些歪歪绕绕的心思,但总觉得他在阴阳怪气自己。

太奶奶去世后,皇祖母与皇祖父的年纪也大了,姑姑与姑父便开始长久地生活在京城。

阿雀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娘。

在外界眼里,他的母亲似乎是一个普通的宫女,但是在生他的时候难产死了。

父皇告诉他,他并非皇帝的亲生孩子。

父皇语重心长,严肃地说,他有自己的亲生父母,他的父母死于匪徒之手,作为儿子,要记得他们是怎么死的,要知道上进,将来当一个好皇帝。阿雀点点头,记在心里。

他从小就想做一个像父皇那样兢兢业业,勤政为民的好君主。听老师说,父皇并非一开始就是皇帝,他是吃了许多苦,九死一生才坐上这个位置。

大臣们在他身上挑不出任何错处,一个拥有实权的开国皇帝,没有人敢说他的不是。

只有一点,就是对妹妹太过纵容。

勤政节俭的皇帝会在妹妹生辰的时候大肆操办,整个皇宫每个角落都挂上辉煌的宫灯,会让工匠专门建一座阁楼供她观星赏月,赐下数不清的府邸,京畿一大块地方几乎都是公主的汤邑。

万幸长公主殿下不是什么弄权之辈,要不然可真是乱了套了。上书斥责公主骄奢淫逸的大臣,也都被贬去了别的地方,渐渐的,大家也就不再过问皇帝对胞妹的宠爱。

他只是疼爱妹妹了一些,又不是昏庸无道,无伤大雅。所以阿雀记住,以后也一定要孝顺姑姑,他跑到姑姑面前,郑重地对她说,以后等她老了,会为她养老,端水洗脚。姑父黑着脸,说这是他的活。

他像个笑面虎,嘴上好像对人很亲和,但眼神都是冷冷的,藏着刀子。阿雀委屈地咕哝,“我给姑姑梳头捏脚也可以。”姑父皮笑肉不笑,“不好意思哦,这也是我的活。”阿雀觉得他真的很奇怪。

算啦,不和他计较。

等他终于大了一点的时候,阿雀意识到姑父的奇怪点在何处。他对姑姑有种病态的、偏执的占有欲,是恨不得将其融入骨髓的那种欲望。有一次阿雀拿着新淘到的话本去找姑姑,那时正是午后,宫女在廊下打着盹儿,没注意到他过来。

年纪尚小的阿雀因为亲近姑姑所以也忘了那些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