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安堂,夜深人静。
朱英躺在软榻上,意识渐渐沉下去。
再睁眼时,脚下踩着的,是那口熟悉的漆黑棺材,眼前飘着朱雄英和朱雄。
朱英目光落在朱雄身上:“陛下和殿下今日已松了口,同意先在泉州、广州设市舶司,开海的事,总算有了眉目。但海外情形不明,东瀛、南洋、欧洲那边到底是什么境况,我是不知道的,你跟我详细讲讲,也好让我做些针对性的准备,免得将来跟番商打交道时,连对方的底细都摸不清。”
朱雄扶额:“你当我是电脑啊?”
“什么是电脑?”朱雄英好奇问。
朱雄撇了他一眼,摆摆手:“算了算了,跟你们这洪武年间的人说电脑,纯属对牛弹琴。不过还好,我当年读博时,世界史是必修的,尤其宋元到明初这段海外格局,我还做过专题研究。现在是洪武二十一年,也就是1388年,我好好想想。”
沉思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
“先说东瀛吧。现在的东瀛,正处在一个特别乱的时期,叫“南北朝’,不是咱们中国的南北朝,是他们自己的。简单说,就是有两个天皇,一个在南边,一个在北边,各自有支持者,打了几十年了。”“南边的天皇叫后龟山天皇,定都在吉野,手里能管的地盘不大,也就关西那一片;北边的天皇是后小松天皇,定都在京都,背后靠着的是足利幕府。这幕府的将军叫足利义满,你可别小看这人,年纪不大,但手腕硬得很,现在已经把北朝的权力攥得差不多了,连京都附近的守护大名都得听他的。”朱英听到这里,眉头微蹙:“足利义满?此人对我大明是什么态度?”
“足利义满现在正忙着统一东瀛,顾不上我们。现在东瀛内乱,不少失意的武士、浪人没了生计,就跟着海盗当倭寇,这就是倭寇越来越多的原因。”朱雄摊手。
朱雄英哼一声:“那东瀛有什么好东西?咱们开海跟他们贸易,能换着什么?”
“能换的不少。”朱雄笑了笑,“东瀛的白银储量不低,还有硫磺,这可是造火药的关键原料,格物院现在不正缺硫磺吗?不过他们缺的东西更多,咱们的丝绸、瓷器、茶叶,在东瀛能卖上高价。”讲完东瀛,朱雄顿了顿,继续道:
“再说说南洋,可比东瀛热闹多了。咱们常说的南洋,主要是现在的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这些地方,还有菲律宾群岛、婆罗洲。这里没有统一的大国,大多是部落联盟或者小王国,其中最厉害的,是爪哇岛上的满者伯夷国。”
“满者伯夷现在正是鼎盛时期,控制着爪哇大部分地区,还把势力伸到了苏门答腊南部和马来半岛的一些港口。这个国家特别重视贸易,尤其是香料贸易。咱们大明缺的胡椒、丁香、肉豆蔻,大部分都产自南洋,满者伯夷就控制着这些香料的出口,跟阿拉伯商人、印度商人做买卖,赚了不少钱。”朱英立刻抓住重点:“那咱们要跟南洋做香料生意,是不是得先跟满者伯夷打交道?他们对我大明的态度如何?”
“满者伯夷知道大明强盛,不敢轻易得罪。洪武初年,他们还派过使者来朝贡,送了不少香料和珍禽。不过他们也不傻,想垄断香料贸易,所以对其他番商也有防备。另外,南洋还有个重要的地方,就是马六甲海峡,现在那地方还没形成大港口,只有一些小渔村和部落,但地理位置特别重要,是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必经之路,将来咱们开海,一定要把这个地方盯紧了,说不定以后能在那儿设个贸易据点。”朱雄想了下,又补充道:“对了,南洋还有不少我们华夏人。元朝的时候,就有很多福建、广东的人去南洋谋生,有的跟番商做买卖,在当地也算有势力。咱们开海后,可以联系这些人,让他们当中间人,他们懂当地的语言和习俗,能帮咱们省不少事。”
朱英听得连连点头,又追问:“那欧洲呢?你之前说欧洲离咱们很远,他们现在是什么样子?”朱雄摸了摸下巴,皱起眉头:
“欧洲啊,现在可比咱们大明乱多了,还处在中世纪后期,主要力量包括神圣罗马帝国,内部诸侯林立、法兰西王国和英格兰王国正在打仗、拜占庭帝国,持续衰落。”
“意大利半岛上,是一些城邦,比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热那亚是海上强国,控制着地中海的贸易,他们的商船能开到阿拉伯半岛,跟咱们大明的货物,就是通过阿拉伯商人转手的。比如咱们的丝绸,运到威尼斯,能卖得比黄金还贵”
“还有西班牙和葡萄牙,现在都还没统一。但是,现在已经开始派人出海探索了,历史上大航海,就是他们开启的。”
朱英听得认真,时不时在心里记下关键信息:“那欧洲有什么咱们能换的东西?他们又需要咱们的什么?”
“他们需要的可多了。”朱雄笑道,“咱们的丝绸、瓷器、茶叶,在欧洲是顶级奢侈品,只有国王和贵族才用得起;还有咱们的火药和指南针,他们现在也有了,但技术没咱们好。”
“不过你得注意,欧洲人跟南洋、东瀛的人不一样,他们特别看重宗教,大多信天主教,而且野心不小。现在他们还没能力跟咱们大明抗衡,但几百年后就不好说了。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