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嘛!这小子以前总爱偷懒,这次摔了一跤,倒像是转了性子,天天在院子里站桩练功,拦都拦不住。”朱棣摊手。
来到房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沉稳的呼吸声。
只见朱高炽正在站桩,挺得笔直,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
跟从前那个圆滚滚、总爱坐着不动的模样比,简直像换了个人。
“舅公?”朱高炽看到马天,满是惊喜,“你怎么来了?我还想着过两天去济安堂看你呢。”马天上下打量着他,忍不住点头:“嘿,这才多久没见,不仅长高了不少,还壮实了,瞧这胳膊上的肉,都练出劲儿了。”
朱高炽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上次摔了之后,我才知道自己身子有多虚,要是当时反应快些,也不会摔得那么重。这阵子我天天跟着府里的武师练站桩、扎马步,母妃还让厨房给我炖了不少补汤,现在我感觉浑身都是劲儿。”
他说着,还故意挺了挺胸膛,原本有些虚胖的身形如今变得匀称,眼神里也多了几分少年人的凌厉,不复从前的慵懒。
“行了,别在这儿逞能了。”徐妙云瞪了朱高炽一眼,“舅公专门来给你检查身体,还不赶紧躺下,别站着了。”
朱高炽脸上的笑容垮了垮:“母妃,我真没事了!你看我现在能站桩半个时辰,还能舞一套长枪呢,哪里还用检查?”
“让你躺下你就躺下!”徐妙云的眼神沉了沉,“你舅公从漠北刚回来,就特意来看你,你给我躺下。”
朱高炽连忙噤声,乖乖走到床边,躺下。
马天把急救箱放在床边的小桌上,打开箱子,从里面拿出听诊器、血压计和温度计等。
整个检查过程不过半盏茶的功夫,马天收起器械,笑着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行了,起来吧,没什么事,心跳稳,血压也正常,壮得跟头小牛似的,看来这阵子没少下功夫。”
朱高炽一听,立马从床上坐起来,脸上满是得意的笑:“娘你看!我就说我没事吧!舅公都这么说了!”
徐妙云看着他这副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转头对马天温声道:“有舅舅这句话,我这心里才算彻底踏实了。”
“舅公,有件事我想跟你说。”朱高炽看向马天,面色认真,“我打算明年回北平,在那边办一个格物院分院,你可得支持我啊。”
马天笑问:“哦?怎么突然想办格物院了?”
“朱英哥哥比我大不了几岁,现在都已经是刑部尚书,还兼着文华殿大学士,为大明办了那么多事。我身为燕王长子,总不能一直待在王府里无所事事,也该为大明做点实事了。北平是边疆重镇,若是有了格物院,就能就近造火枪、火炮,往后北元再敢来犯,咱们也能更快地拿出家伙事,守住边疆。”朱高炽道。马天看着他这副模样,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啊,难得你有这份心。北平确实该有个格物院分院,漠北之战后,北元虽元气大伤,可他们还会重来的,北平作为屏障,有了格物院造火器,边防才能更稳。你能想到这一层,比从前长进多了。”
朱高炽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不光是造火器,我还想在北平修路,就是那种宽宽的、用水泥铺的大路,从北平直通边疆的卫所。上次漠北之战,大军行军走了快一个月才到捕鱼儿海,要是路修好了,大军赶路能省不少时间,就算边疆有急报,咱们也能更快派兵支援。”
马天心中微微一惊。
这修路的想法,竟和他的计划不谋而合。
他原本就想着,等格物院的蒸汽机研究有了眉目,就先从修路开始,将来造出蒸汽火车,让大军能沿着铁路直达边疆,再也不用像现在这样,靠双脚和马匹赶路,动辄耗费数月。
没想到朱高炽竟先提了出来,这小子,歪打正着。
“要想富,先修路啊!高炽,你这想法太好了!你可知道,要是这路能修通,不光是大军行军方便,北平的粮食、药材运到边疆也能更快,甚至还能跟漠北的部落做贸易,让边疆的百姓日子过得更安稳。这可不是小事,是能惠及后世的大好事!”马天赞道。
朱高炽微微皱眉:“我也知道这是好事,修路的材料,格物院有水泥,不用愁。可我算了算,修这么长的路,得花不少钱,北平府的库银怕是不够,我就怕钱不够,这事儿办不成。”
坐在一旁的朱英道:“现在泉州、广州的港口已经开放,等商船出海,不管是丝绸、瓷器卖到西洋,还是把西洋的香料、宝石运回来,都能赚不少钱,到时候朝廷的国库充盈了,修路的钱自然就有了。”“那可就靠舅公和朱英哥哥多支持了!到时候我去跟皇爷爷和大伯说的时候,你们可得帮我多说几句好话。”朱高炽笑道。
马天看着他这副喜形于色的模样,瞪眼:“你倒会打主意!这事你得自己去跟你皇爷爷和太子殿下说,他们要是同意了,比我们说十句都管用。不过你这小子,摔了一跤倒是聪明不少。”
朱高炽对着马天保证道:“等我回了北平,一定把格物院和路都办好,让皇爷爷和大伯看看,我也能为大明做事!”
从燕王府出来,两人一起前往文华殿。
“北平有高炽盯着,格物院分院和修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