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第257章 吴三桂是反清还是反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7章 吴三桂是反清还是反蒋?(1 / 2)

西直门。

一队使者缓缓入京。

他们从云南来,明面上是替平西王吴三桂前来索要军饷,暗地里还肩负着刺探京城军力的秘密使命。“诸位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驿馆早已打扫干净,请各位下榻。”

“谢朝廷厚恩。”

夏国相拱手道。

一路上,众人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尚未来得及完全清理的断壁残垣,还有热火朝天的工地。

与此同时,内阁也在关注此事。

蒋青云扬了扬名单:

“夏国相、刘玄初、胡国柱、王进宝、张勇~诸位,这可真是人才济济,群英荟萃啊。”

众人哄笑,唯独祖大寿一如既往的默不吭声。

冯栓不经意的瞥了祖大寿一眼,琢磨此人的成色。

蒋青云:“诸位,猜猜吴三桂的目的?”

周绍:“是来要钱的吧。”

岳乐:“怕没这么简单。”

蒋青云点头:“安亲王一语中的,我发现这两年,咱们的平西王胃口越来越大了,区区云南容纳不下他这尊大佛!”

屋内肃静。

就连祖大寿也嗅到了话里的不满。

次日。

夏国相、刘玄初就迫不及待的离开驿馆,前去拜访少主子吴应熊。一番寒暄之后,进入了主题。夏国相:“世子,王爷令我等入京刺探八旗军力。”

吴应熊笑道:“其实你不说我也能猜到,父王的预感是对的,京师连续发生了两次兵变,旗丁伤亡惨重,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重大利好。中枢格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太后失踪,皇帝被架空,一切朝政,蒋首辅说了算。”

夏国相刘玄初皆面露喜色。

夏国相问道:“世子爷,此人是曹操还是司马懿?”

“难说。”

刘玄初:“世子,旗丁的伤亡数目多少?”

吴应熊摇头。

“那,京师还有多少旗丁?”

吴应熊还是摇头。

“是清廷封锁了消息吗?”

“准确的说,是内阁首辅蒋青云下令封锁了消息,我不惜重金四处打探,但没有收获。”

“世子,下官不理解,这么大的事情,而且是发生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保密?他是怎么做到的?”吴应熊摆摆手。

“所有的人都知道死了成千上万的人,但知晓具体数字的估计全京城只有两个人。”

“谁?”

“一个是蒋首辅,一个是户部尚书周绍。”

“拿银子砸开这位周大人的嘴,兹事体大,哪怕花50万两白银也值得。”

吴应熊盯着一脸坚决的刘玄初。

“我父王准备起兵了吗?”

夏国相和刘玄初对视一眼,同时摇头,正式否认了这个问题。

夏国相从袖管里掏出一封书信。

“世子,王爷的亲笔书信。”

吴应熊看完,随即将书信焚毁,意义不明的叹了一口气。知父莫如子,父王的性子是一点都没变,既窥视江山,又害怕不敌八旗。

相比而言~

他此时对满洲八旗的战斗力已经不是很敬畏了,目睹了蒋青云杀旗丁宛如宰猪屠羊,实在是敬畏不起来了。

一个时辰后。

俩人告辞离开了郡王府,一出王府就有侦缉处便衣守着,从早到晚跟踪监视。

又过了一刻钟,吴应熊也出门了,前去南城拜访蒋青云。

“拜见首辅。”

“吴老弟,坐,我瞧你今儿气色不错。”

“老家来人了,家书抵万金。”

“可是王爷俘获了永历帝?”

“没有。”

“可是阵斩了李定国?”

“也没有。”

“王爷的虎狼之师怎么突然就疲弱了?”

吴应熊颇为尴尬。

半晌~

他才低声道:“父王已将明军围堵进了十万大山,李定国部粮草匮乏,兵器缺失,军心v惶惶,已是冢中枯骨。”

蒋青云不语,只是喝茶。

吴应熊继续说。

“云南贫瘠,税收稀薄,粮饷缺乏,家父希望朝廷能够追加军饷,每年300万两属实不够。”“你想要多少?”

“400万两!”

蒋青云笑了。

“应熊,你我私交甚笃,我可以告诉你一些实情,今年户部银库入不敷出,明年还是入不敷出。”“何至于此?”

“京师不稳,官吏断代,地方上的漕粮税收没法及时送到京城。”

吴应熊眼神闪烁,半信不疑。

他以喝茶的动作掩饰,内心飞速运转,总觉得蒋青云故意示弱,或有什么隐藏目的。

半晌~

“首辅,按理说,如今朝廷有困难,父王应该理解。但是,剿杀广西明军已到关键时刻。若是军费跟不上,就怕放虎归山,前功尽弃。”

“平西王磨下有多少兵?”

“10万。”

“那你知道十万大山有多大吗?”

不等吴应熊回答,蒋青云就自顾自的说道。

“十万大山绵延300里。莫要说10万兵,就是100万,200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