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第269章 留给顺治的时间不多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9章 留给顺治的时间不多了~(1 / 2)

顺治十一年三月末,蒋青云踏上了南巡的道路。

在启程之前,他做了五件事。

第一,拨给直隶绿营4000套棉甲,5000杆火绳枪,弓箭刀矛等军资无算,走的是正经流程。第二,家眷离京,住进了保定府的直隶总督衙门。

第三,抽调心腹下属4000余人,大部暂居保定府,少部分随同自己南下。

第四,抽调满洲精锐旗丁3000(以镶白旗为主),抽调步军统领衙门1000人,组建钦差护卫。第五,紧急内阁暂由安亲王岳乐负责。

启程之日,顺治率文武百官步行送至永定门外20里。

万人送首辅,一步一回头。

再好的戏班子也演不出这种情真意挚的大场面。

蒋青云拱手:“时候不早了,皇上请回吧。”

顺治眼眶发红:“相父千万小心,早去早回。”

“谢皇上,临行之前,臣还想向皇上索要两个人。”

“何人?”

“国师天机,大总管三公公。”

“相父所求,朕无不准。不过朕只是有些好奇,相父索要此二人有什么缘由吗?”

“江南多美女,臣想为在南巡之隙替皇上挑选一二身家清白、知书达理的妃嫔。国师在,可测八字。总管在,可贴身侍奉。”

顺治点头。

天机宠辱不惊,三公公脸色灰白。

“皇上,保重。”

“相父,多加保重啊。”

在这种场合下,蒋青云还是对顺治保持了基本恭敬,再次拱手之后,潇洒的翻身上马。

三公公深吸一口气,字正腔圆:

“首辅南巡喽”

千骑狂奔,旗帜遮天。

春季的华北,野外飞沙走石,蒋青云扭头望去,见顺治仍站在原地挥手,此举充分表达了他的相思之情。

一刻钟后,顺治轻轻的呼出一口浊气,不经意的挺直了腰杆子。

“回宫。”

“遵旨。”

紫禁城。

顺治每天通过邸报关注着钦差队伍的行军路线。

在皇帝的心里,大抵是这样的。

第一天,慈爱的相父离开了忠诚的京城。

第二天,不可明说的帝国首辅下榻保定府。

第八天,独掌朝政的权臣进入了山东德州府。

第十九天,卑鄙无耻的窃国大盗抵达了江苏淮安府。

第二十九天,来自汉军旗的怪物在扬州府无恶不作。

这一次,顺治很有耐心,就像一个真正的老猎手,静静的等待着、等待着。

直到蒋青云过了淮安府,顺治才开始召见八旗官佐。

人,是最关键的。

一天之内至少召见20个旗人,谈话时全程屏退左右,从早到晚,孜孜不倦。

顺治很清楚,这就是他最后的窗口期,如果不能赶在蒋青云回京之前重新夺取控制权,他这辈子能混个汉献帝都算是东陵冒黑烟了。

四千余人的钦差队伍沿京杭大运河南下,水陆并进,声势浩大,所用仪仗几近于皇帝亲自出行。僭越,是权臣的底色。

事实证明,经过这几年的反复锻打,八旗子弟们对爱新觉罗氏的忠诚度大幅度下降。随行的满洲骑兵沿途护卫,恭敬有加。

下榻保定府时,蒋青云和老爹密谈2个时辰,期间还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因为争吵声越来越大,文氏忍不住叩门劝阻。

“父子俩就不能好好谈话吗?”

“你知道他现在有多大胆吗?”蒋忠诚把声音压到最小,“他居然秘密囚禁了太后,人就关在后院。”文氏呆住了。

“爹,你不懂,太后是对蒙神器,关键时候可有奇效。”

蒋忠诚烦躁的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爹,我警告你,在我南巡期间你必须按照我的安排做事。否则,身死族灭。”

“好,好。”

“你现在对着列祖列宗发誓。”

蒋青云在保定府停留了一天半,期间密集召见各部将官,或勉励或暗示,更是给老爹留下了缜密的战略安排。

保定城内粮饷充足,即使被围6个月也不会断粮。

用直隶包围京城的最终战略目标是一一让所有人都对顺治失望。

德州烧鸡好吃。

临清小吃不错。

淮扬菜很精致。

沿途,蒋青云不断和周绍推演当前的局势。

“首辅,大队人马是否要加快速度,打江浙赣三省一个措手不及。”

“不必不必,我就是要让两江的大户们有时间筹划对抗。别担心,他们不敢造反,他们爱搞政治阴谋,搞民间舆论。”

“我明白了。”

“你看,京杭大运河的一头是京城,一头是杭州。你坐稳两江,等于捏住了这条大动脉,如果京城有事,你随时断粮。”

“两江总督这个位置极其重要,你务必替我守住。”

“首辅放心,您指哪儿我打哪儿。”

正说着°

文氏来了。

周绍连忙起身。

“首辅,我先告退了。”

“老周,趁着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