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我有这大补之物,不然看今后你顶着一头白发,还嫁得出去?”
“郎君羞人。”
柳眉面颊酡红如醉,活像一颗饱满多汁的水蜜桃,薛向看得一呆。
柳眉道,“我查看了所有的’涟漪’,没有能和军饷案挂上关系的。
郎君,还剩十余天了,破案的希望很渺茫了。
不如面对现实,找城令和谢院尊早做提前打算。”
薛向摇头,“我反而摸着些边际了。
咱们到鱼缸边上来说。”
说话儿,两人走到西侧院墙边的一个青石砖砌成的鱼缸,鱼缸长丈许,宽三尺,有几条红尾巴的鲤鱼在鱼缸里游来荡去。
薛向指着鱼缸道,“倘若把这鱼缸比作绥阳湖,四颗灵矿石球以几乎瞬移的状态,横跨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三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有没有可能证人看到的是幻象?”
柳眉思维敏捷,给出了和一众结丹大能如出一辙的设想。
薛向摇头,“不可能,如果是幻象,幻象笼罩的范围之大,已经超过整个绥阳镇了。
如果有能力布置下这样的幻象,他根本没必要再打这一万多斤灵矿石的主意。”
“那郎君是怎么想的?”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也许,人家故布疑阵一开始,就希望咱们把这异象往神怪上想,越想得玄乎,侦破方向就错的越远。”“如果不往神怪上想,按最笨的情况想,会不会是有四个灵球,分明浮现在各方?”
“这怎么可能?为了盗一个灵球,再去弄三个灵球来打掩护,再说灵球动辄一万多斤,怎么……”“郎君怎么了?”
薛向一道烟飚了出去,半个多时辰后,他风一样冲回,手里多了一块白中带黄的拳头大小不规则的石块。
“这是灵矿石?”
薛向点点头,又从兜里掏出一块,两块灵矿石才凑到一起,并开始咬合,立时化作一个圆球。“灵矿石之间,天然相吸,凑在一起,会自动结成球体。”
“这又如何?卷宗上有这一说。”
“卷宗上却没介绍灵石的另一种特性。”
“什么特性,惊人的延展性?”
说着,薛向双手用力合拢,灵矿石竟缓缓压缩,随着他用力,原来厚实的灵矿石被压成一个薄片。柳眉眸光瞬间霍亮,“郎君,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你是说,确有四枚灵球。
四枚灵球,都非军饷灵球那般,而是徒有其名。
如果锻造四个空心的灵球,成本极低不说,还能轻易在水面漂浮。”
薛向点头,故意问道,“那为何负责押运的军士反应,他们将军饷灵球搬上船时,沉重异常,根本看不到作假的迹象。”
柳眉道,“这就更简单了,往一个空心灵球内部,注入沙、石、水,按照原来军饷灵球的重量,调整三者比例。
要制作一个等重军饷灵球的假灵球,难度很低。
浓雾起时,假灵球入水,水下之人,只需在假灵球下方,开几个口子,很容易便能将填充物泄出。再封堵口子,假灵球一样可以在水面上悬浮。
再有其他三个假灵球在不同地方出现,漂浮,游走,便制造出这般迷局。
弄完画面后,他们只需轻轻用力,便能将空心灵球压成一团,轻而易举带走。
综合整个案件来看,但要做到这些,镇军内部肯定有盗者的人,毕竟,若无内应,真的灵球很难被掉包而绥阳湖上发生的这一幕,是故意摆在人前的障眼法。”
薛向欣慰不已,这才看书多久,柳眉的逻辑和联系能力已发展到这等境地。
薛向含笑道,“大体就是这么回事儿了,这案子只要往神异处想,怎么想怎么错。
可遇到怪异的案子,惯性思维必然如此。
好了,不谈这些,接下来就该抽丝剥茧了。”
柳眉蹙眉,“郎君可想过将案情上报?
毕竟,能搞出如此大案的,必非等闲之辈。
咱们再继续查下去,风险非小。
不过,上报也不是最佳选择。
毕竟郎君好容易查出了线索,如果不竟全功,报上去,他们肯定是要抢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