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出《对赌协议》那刻,马芸眼神闪过抹不易察觉的狡黠,作为执掌阿里巴巴的老总,他深知以退为进的精髓。
5%股权开价5000万,公司估值就是10亿,能到这个估值的财经网站屈指可数,但肯定不包括张扬的财研网。
那他为什么要投资?
1是看中了张扬的潜力。
2是有《对赌协议》托底。
5000万投进去,如果财研网真能在一年内实现1亿净利润,那财研网就属于金融类高成长型企业,这在风险投行眼里就是香饽饽,稍稍运作,估值基本可以给到25倍以上。
虽说马芸目前并不打算进军互联网金融领域,但却了解过东方财富和同花顺这些头部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市盈率,基本都在25到35倍,如果能运作到上市,突破50倍都不是什么问题。
再看常见的《对赌协议》,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1,股权回购型。
这类《对赌协议》相对“温和”,如果完不成业绩条款,只需要按照约定价格回购投资方股权。能签署这种《对赌协议》的,基本都是资方的宠儿。
2,货币补偿型。
在企业未达成目标时,公司需向投资方给予一定数量的货币补偿,股权比例不变。
3,股权稀释型。
企业未实现目标时,老股东同意投资方以低廉价格再向企业增资一部分股权,稀释老股东股权比例。4,股权优先型。
企业未完成目标时,投资方将获得股息分配优先权、剩余财产分配优先权、超比例表决权等优先权利。5,控股转移型。
企业未达成目标时,老股东同意投资方以低廉价格增资或受让股权,使投资方获得控股权。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这五种是最“原始”的《对赌协议》,现在的风险资本常用的《对赌协议》是它们多份的交织。
例如货币补偿+控股转移+股权优先的《对赌协议》,一旦没有达成目标,不仅要赔偿,还要被低价购入股权,失去对公司的掌控。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对赌失败的创业者会选择跳楼的原因,因为真的会一无所有。
现在马芸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张扬敢签《对赌协议》,无论财研网最终业绩达标与否,凭借对赌协议中的回购条款与补偿机制,他至少能确保本金安全撤出,甚至还能斩获一笔可观收益。
或许这时候有很多人会想,马芸就不怕张扬卷钱跑路?
首先能进浙商饭局的人,基本都是江浙有头有脸的人物,这就已经初步筛选了一遍。
再看刚才张扬和许延安的对话,以及介绍柳华、姚纳新、何巧女这些企业老总的时候,都流露出一个确切信息,那就是张扬,亦或者说他的家庭背景,属于他们浙商这个圈子。
有了浙商饭局进行初步筛选,再由许延安、柳华、姚纳新等人背书,马芸自然不会把张扬与诈骗犯联系到一起。
其次,今晚顶多算口头约定,实际签署前,马芸也会让风险投资部门进行背调。
反观张扬,在听见马芸提出《对赌协议》,要求财研网在一年内,净利润必须破1亿那刻,他脸色一沉,心中思索对方是不是在委婉表示拒绝。
净利润1个亿什么概念?
同花顺2008年总营收才1.174亿,毛利润是9155万,归属净利润3835万,扣非净利润为3833万。再看东方财富,2008年的营业总收入是1.182亿,毛利润是4857万,归属净利润5558万,扣非净利润为4859万。
这里或许有人会疑惑,东方财富的毛利润为什么会低于归属净利润,这主要是东方财富拿到了政府补助,以及处理了部分非流动性资产。
马芸要求净利润达到1个亿,那么财研网的营收就要至少达到2.5亿,甚至是3亿。
“1亿净利润,还是在一年内,马总有点强人所难了,哪怕是头部的东方财富和同花顺,它们都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不等马芸开口,张扬又说道:“而且财研网是家初创公司,后续还要持续投入资金招募员工,扩充硬件设备和更新网站,1亿净利润基本不可能达到。”
“但是!”
突然,张扬话锋一转,继续谈判道:“如果把时间放宽至两年,或者净利润腰斩一半,我相信财研网可以做到,也一定可以做到!”
」ⅠⅠ”
马芸心中一惊。
净利润腰斩一半,也就是5000万,这可是抵达东方财富、同花顺同梯队的年收入。
一年成头部?
要不要这么自信?
谁给张扬的勇气说出这句话的?
本来马芸是想着打压一下张扬锐气,获取更高的股权比例,再去降低对赌要求,没想到张扬真就咬死了5%股权。
按照同行业25到35倍的市盈率进行计算,5000万净利润取中间值的30倍,也就是15亿的估值,这意味着马芸不仅可以收回成本,还能净赚2500万。
如果放宽到两年,1亿净利润则是更加恐怖,30亿估值,5%股权已经价值1.5亿,这完全就是奔着上市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