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从满仓A股开始成为资本> 第190章 跳楼哥全仓梭哈,“刘关张”团伙硬刚公募机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0章 跳楼哥全仓梭哈,“刘关张”团伙硬刚公募机构!(1 / 5)

陈三荣虽说资金体量只有1000多万,不到2000万,在华国游资圈只能排在中下水平,但他却认识数位10亿资金体量的一线游资,而且平时还能坐一起吃饭。

为什么他人脉这么广?

是社交能力强?

并不是!

正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华国人对地域的归属感很强,圈子也常以地域划分。

在“深城游资”这个圈子,陈三荣是有一定知名度的。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深城游资”是最近几年才崛起的地域游资,他们没有江浙游资的商业性思维,也没有闽福游资的团结,更没有沪都游资的经验老道,他们有的只是一串串冰冷的银行卡数字。他们银行卡冰冷的数字,还要追溯到1978年改革开放。

当时深城搭上了改革快车,再加上毗邻港岛,与城中村集中拆迁,让无数人拿到了第一桶金,完成了原始积累。

在那个年代,只要胆子大,敢往返港岛和深城,倒倒手就有5倍的利润差。

不过随着时代发展,往日的暴利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城资本开始进军各个领域。

其中金融领域,吸引了大量深城资本的青睐。

“嘟嘟嘟”

陈三荣拔给了“金田路”。

金田路本名孔智渊,1962年出生,外号“孔叔”,深城本地人。

80年代初,他就已经往返于港岛和深城,做起了倒买倒卖CRT彩色电视机的生意。

当时倒卖一台CRT彩色电视机的净利润是800块钱,一船可以装十几台,也就是说,一趟就有上万元的净利润。

80年代的万元户,就和现在的百万富翁差不多。

不过好景不长,在他想要扩大生意的时候,被其他省份南下的同行盯上,一刀差点送他归西,慢慢的,他就退出了倒买倒卖的行业,以求自身平安。

直到九十年代,深城的治安环境稍稍变好,孔智渊才重出江湖,依靠倒卖电子类产品,在华强北逐渐站稳了脚跟。

后来他又听说,上交所和深交所成立,有人打打电话,动动手指就赚了几千万,他也跟着炒股,10年爆亏300多万。

不过随着2003年牛市开启,孔智渊,以及深城的几位“游资”渐渐悟道,他们的资金体量也在飞速上涨,并且在2007年金融危机到来前成功逃顶。

他们为什么能悟道?

悟出了什么道?

四个字,资金为王!

以前他们学习巴菲特、索罗斯、彼得林奇的交易心得,后来发现这在华国股市行不通。

在A股,散户和庄家的博弈就宛如剪刀石头布,散户先出,庄家后出,完全没赢的可能性。明白了这个道理,孔智渊与其他几位深城游资一拍即合,开始联合坐庄,他们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赚到了上亿华国币。

“嘟嘟嘟”

长时间忙音过后,电话接通。

“喂阿荣,有什么事吗?”

孔智渊的声音很浑厚,像是有刻意练过美声。

“孔叔在忙吗?没打扰到你吧?”陈三荣没有急着说事,而是先询问对方有没有时间,毕竟现在是A股交易时间。

“不算忙,有事就直说吧。”孔智渊不喜欢弯弯绕绕。

见对方这样说,陈三荣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开门见山道:“是这样的孔叔,我想和一朋友坐庄海通食品,炒作亿晶光电的借壳预期,你能不能帮我看看这家企业有没有炒作的空间。”

“亿晶光电,有点耳熟。”孔智渊沉思片刻,似乎想起了什么,说道:“这好像是家光伏企业,但不确定会不会借壳海通食品。”

“那这家企业有投资价值吗?”

陈三荣又问。

他很清楚,每个顶级游资都有自己的内幕消息渠道。

如果能让孔智渊排查一遍,投资胜率会大大提高。

“我回头找人问问吧,还有别的事情吗?”

孔智渊询问。

“没了,就拜托孔叔你了。”陈三荣听出了对方语气的敷衍,也没有再说什么。

“嗯,有消息再联系你。”孔智渊随即挂断电话。

也正如陈三荣所想那般,孔智渊在挂断电话后,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心上,而是让蹲在面前的秘书继续吞云吐雾。

因为时间紧迫,陈三荣根本等不了孔智渊的消息,他又陆陆续续打给了其他几个深城一线游资,询问亿晶光电的内幕消息。

在他的坚持不懈,以及厚脸皮的加持下,“益田路”沈宇帆给出了陈三荣想要的答案。

“亿晶光电如果能顺利上市的话,确实具备投资潜力,因为它的垂直整合有明显优势,是国内少数实现拉晶、硅片切割、电池生产、组件封装全流程一体化的光伏能源企业,你有什么内幕消息吗?”面对询问,陈三荣神色微变,连忙糊弄道:“没有内幕消息,只是无意间看见了它们的借壳预期,就想着随便了解了解。”

“行吧,那你自己小心,这只票涨了很多,可能存在老庄。”沈宇帆没有多想,他也不指望陈三荣能提供什么有用消息。

“谢谢沈哥,回头我请你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