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廖国沛、林广昌约定好晚上去“老正兴菜馆”吃庆功宴后,张扬随即回到自己办公室,处理邮箱积压的未读邮件。
自从周一的例行会议,把许芷柔的职位提升到首席执行官后,张扬的时间一下子就宽裕了不少,他只需要查看对方发来的工作汇报,就可以知道财研网的运营情况。
妖股周对于散户来说可能不友好,但对于财研网而言,却是一场天大的“机缘”。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妖股横行,吸引了大量民众跟风开户。
动不动就三四连板,六七连板的极端行情,外行人是看不见风险的,他们只能看见宣传的收益。就好比“彩民”的第一次买彩票,很多都是看着“某某某中奖几百万”、“某某某独揽千万大奖”的滚动宣传,心血来潮买上那么一注,压根就不会去想,中奖者的脚底下,垒着多少彩民的尸骸。大量新散户涌入,他们想要阅读最新财经资讯和其他股民交流,自然而然会选择注册财经网站,这就让财研网、东方财富和同花顺为首的一众互联网财经网站迎来了新一轮的用户增长。
根据许芷柔半个多小时前发来的汇报邮件披露,财研网的用户注册量已经突破113万名用户,截止到今天下午3点A股收盘,本周仅五天就增加了29万名注册用户。
29万名用户什么概念?
但凡付费转化率达到10比1,那就是2.9万名付费用户!
假设都只开120元的月度会员,按照2.9万名用户计算,单月就可以实现348万的营收利润。况且现在的财研网,已经不局限于会员付费,还有广告收入和市场研报板块的抽成。
“看来妖股周不仅利好控盘的股票,还利好财研网的日常运营。”张扬心情舒畅道。
作为商业版图的首枚落子,财研网的分量在他心中很重。
因为张扬很清楚,想要竞争那块唯一的“雪域证券牌照”,就必须要把财研网做到头部位置,也只有头部,才能拿到入场券。
从目前的用户增长情况来看,财研网完全有机会实现后来居上,顶替掉东方财富。
张扬又查看了财研网的整体营收情况,付费用户比例是,月度会员2.3万人,季度会员4339人,年费会员642人。
商务广告方面,投流的基金公司有三家,分别是天弘基金、中欧基金和大成基金,其中大成基金的顶通报价达到了5万/天。
最后的市场研报收入,随着许芷柔主推的《市场大神招募令》活动发布,入驻的人可谓是五花八门,鱼龙混杂。
本周不仅没赚钱,还倒贴了7万块钱进去。
很多入驻的人都是想要蓐字数全勤羊毛,用洗稿的方式,钻千字100的保底漏洞。
有漏洞就堵,许芷柔也在周四的下午,让一部分财经编辑负责市场研报板块的审核加强了内容审核力度,减少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市场大神”。
虽说出现了小瑕疵,但整体来看,财研网的付费生态是朝着好的一面去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企业往往是开头难,主要的投入成本都在前期,一旦进入成熟期,它的支出会变得非常低,是可以源源不断下金蛋的母鸡。
就比如说前世的东方财富年报,24年总营收116亿,扣非净利润达到了惊人的92亿华国币。无论是阿里巴巴、京东、企鹅还是网易或百度,互联网企业只要在内卷中胜出,占据一定份额,它的现金流就会变得非常恐怖,这是传统行业很难媲美的。
“网站总算是从收支平衡,过渡到小幅盈利阶段了。”
张扬低喃的同时,做出决定道:“下一步应该加大买量的力度,亦或者说,尝试和百度谈谈,能不能整合它的现有资源。”
东方财富、同花顺的这一轮绞杀并没有让财研网暴毙,反而因祸得福,激活了市场研报板块的活跃度,更是让张扬成为了网站IP。
可其他中小财经网站就不同了,在东方财富、同花顺、企鹅财经、新浪财经等头部财经网站的“免费”内卷下,它们的用户流失极其严重,甚至不得不随波逐流,走免费增值模式。
然而扎心的是,走了免费增值模式,中小财经网站还是无法彻底解决用户流失问题,甚至突然增加的运营成本,让不少财经网站都萌生了闭站的想法。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它们纯属被殃及池鱼。
简单整理思绪过后,张扬给许芷柔发去邮件道:“加大买量预算,扩大经营规模,争取在年底突破300万名注册用户。”
原本财研网年底目标是100万名注册用户,现在随着“joker大神”IP的爆火,仅8月末就已经达到,远远超出所有人预期。
正在处理市场研报板块漏洞的许芷柔收到张扬邮件后,立马放下手头工作,低语分析道:“刚实现初步盈利就迫不及待加大买量预算,张扬到底想做什么?”
她是偏稳扎稳打的,想着等财研网的账面资金恢复到3000万以上,再尝试新一轮的“进攻”。现在财研网的账面资金已经仅剩1142万,支出的大头是张扬借了500万给自己的两家新公司。许芷柔沉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