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啤酒要来什么?”
“难道说消费板块会有行情?”
廖国沛和林广昌的目光带着不解,他们不清楚张扬为什么会突然提到山城啤酒。
如果他们没记错的话,山城啤酒已经“日落西山”。
以前提起啤酒,除了青捣啤酒以外,就属山城啤酒,两家几乎垄断了国内啤酒行业。
在2008年,山城啤酒更是受到外资酒企嘉士伯的青睐与入股,成为第二大股东。
也就是同年,随着雪花啤酒的一句“勇闯天涯”,把山城啤酒的市场份额击得粉碎,前者也顺利坐上啤酒行业的第二把交椅,并且有了和青捣啤酒竞争龙头的潜力。
“不是消费板块有行情,而是山城啤酒会有行情。”
张扬目光扫视两人,语气平静地讲述道:““1998年10月,山城啤酒出资1435万,收购佳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2%股权,正式介入乙肝疫苗项目开发。”
“2003年,治疗性乙肝疫苗进入1期临床,结果证明其安全性符合要求,但2006年的2期A阶段临床最终结果显示,疫苗对慢性乙肝病人没有功效。”
“但现在…”
张扬停顿了半秒,示意道:“我把市场研报发你们了,这份市场研报的发布者王晞,曾多次获得新财富生物医药最佳研究员,在圈内有一定的知名度。”
闻言,廖国沛和林广昌都打开了企鹅00,查看张扬发来的市场研报文件内容。
刚打开市场研报,映入眼帘的是“山城啤酒,橘子快红了”九个标题大字,在标题大字下方,还有一行“治疗性乙肝疫苗进入1I期临床,成功概率很大”的内容提要,并且在右侧还有“强烈推荐”的股票评级。很显然。
王晞在强推山城啤酒。
林广昌滚动鼠标滑轮,向下浏览这份市场研报。
基于山城啤酒子公司佳辰生物发布的1川期预实验数据,王晞认为该疫苗具有“效率高、反弹率低、治疗便捷“等优势,较传统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有显著差异,判断其“获得新药证书的可能性很大“。并且他采用分部估值法,将啤酒业务估值为10元/股,疫苗业务估值为22元/股,综合目标价32元,再用32元对比8月28号,山城啤酒的19.24元收盘价,故而给予“强烈推荐“的股票评级。由于看不懂研报里面引用的实验数据,林广昌还真被这份市场研报给唬住,有些激动道:“治愈性乙肝疫苗,那岂不是说,山城啤酒即将解锁千亿大市场?”
“千亿?这妥妥的万亿啊!”廖国沛纠正的同时,仿佛看见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潜力新星。
为什么这样说?
根据华国卫生部门最新披露,2009年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高达1.2亿人,每11个人里面,就有1个携带乙肝病毒。
要知道,这仅仅是在华国,全世界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保守估计在3亿以上,而且像非洲和中东等地区是无法统计的。
“那我们建仓山城啤酒?”
林广昌看向张扬。
他是知道乙肝危害的,虽说这个病不会立马要人命,但却可以使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确实要建仓,但这次,我们要做多做空两手抓!”
¥???”
¥???”
张扬语出惊人。
廖国沛和林广昌对视一眼,眼神写着懵逼二字。
做多他们可以理解,就是正常买股票待涨。
但做空怎么做?
要知道,A股目前连面向国内的指数期货都没有,更别提像美股、欧洲股市那种借券做空。带着疑问,廖国沛看向张扬道:“做多我可以理解,但这做空,我们该怎么做?”
“是啊。”林广昌附和一声,追问道:“难不成去找机构借?”
“你还真说对了。”张扬淡淡一笑,肯定了林广昌的猜测道:“就是找机构借券。”
“别人会借吗?”
林广昌又问。
面对这个问题,张扬依旧从容淡定道:“有钱不赚王八蛋,向机构借券其实就是一种带着高利息的对赌,它们觉得股价还能继续涨,我们觉得股价已经到头,就看谁的判断是正确的。”
像机构借券做空可能在内地还不流行,但在金融市场相对成熟的港岛,这是一项很平常,且成熟度很高的业务。
比如说97港岛金融保卫战,就是华尔街资本在砸盘前,已经向港岛金融机构借了大量筹码,并约定以某某日的收盘价归还筹码,且支付借券费率。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10元的价格向机构借了10万股,总价为100万华国币的筹码并卖出,约定5%的年化利息,且最长归还日为60天,那么每日固定利息支出就是136.99元。
要是隔天股价下跌到9元,幅度是10%,在不计算交易费率的情况下,你只需要花90万,就可以购回10万股筹码。
如果此时选择兑现离场,你的支出成本就是若干交易佣金、136.99元日利息,获利金额大约在9.9万元左右。
但要是股价上涨10%,且直到60天最长借券期限,股价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