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为什么相信(1 / 3)

第47章为什么相信

林若只花了一小会回忆往昔,便起身,继续自己下午的工作。她需要对付的是新纳入土地的重新安排和分配。如今的南朝,大多还是庄园制的经济,别说世家大族,稍微有一些人手的宗族,就会占山圈地,蓄养私兵,修筑坞堡,在坞堡中,有铁匠、织户、农奴、木工等,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形成这种局面,还是抵御北方胡人的现实需要,毕竟不是这样有向心力的一波人,根本不可能从北方到江南,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个小军头。但是在她的治下,她没有时间慢慢用商品去瓦解这种庄园经济,想让这些人家把劳动力释放出来不要圈占,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所以她规定,凡宗族治下,人均田亩不得超过百亩,凡超过者,均由朝廷以布匹赎买,或者由宗族自行买卖一-一百亩并不算多,毕竞如今的局面是地多人少,在牛马的帮助下,一个人是能种上百亩土地的,毕竟土地不只是农田,桑田、麻田、林地,这种不怎么管理的也是算土地,没有那么多的人力去一一分辨土地使用属性。

若有不从者……便放普通乡兵前去劝说。

若还有顽强抵抗者,她一般就放槐木野了。好在,如今基本到乡兵劝说的一步,需要放槐木野的铁头,十分少见。另外一边,槐序已经和后勤处的同事们要了粮草单据,便点了一百人准备出兵。

陆漠烟也带上自己的伙伴们在港口汇合准备渡河,然后便感到震惊:“怎么只有马,你的粮草呢?”

马匹若是负担重物,是需要上好的粮食做口料的,尤其是长途奔跑的马,更是不能少。

“有这个。“槐序拿起手中几张盖了红印的单据,“我们人马不多,没必要专门运输,沿途驿站就可以提供,回头会有专门的运粮商船补上缺口,或者他们自己就花钱以去周围村县补齐,否则为这征民夫太大动干戈了,走吧。”但是……

“没有专门的兵船码头么?"陆漠烟惊呆,“为什么我们还要和码头的其它船一起排队?”

“又不是什么大战,你还要专门码头?“槐序耸耸肩,“这个最大的码头就是兵船用的,不过平时都给商人用,不然排队更厉害了,上船吧。”陆漠烟有些不安地上了那船……实在是这船太宽太平了,上边都是战马和车架,多到让人不安。

“别害怕,器院已经在说要修一座淮河大桥了,还在勘测,等过几年,你就可以坐马车过淮河了。“槐序微笑着安慰少年。“我听说过你,"陆漠烟看着这名看着有几分文静的青年,“你是槐木野的弟弟,那老头说,在战场上十分武勇,但是因为姐姐是槐木野,担心一家独大,所以明明也可以成为名将,却一直被闲置……”槐序连连摆手:“没这事,瞎扯的,别胡说!我喜欢文职,我姐姐也喜欢,我们都不爱打打杀杀…”

陆漠烟”

沉默了一下,陆漠烟又好奇道:“你们姐弟都很有才能,为什么愿意只给一州诸侯征战呢?”

槐序想了想:“是因为相信。”

“相信?“陆漠烟有些困惑地看他,“就为这?”“小公子,"槐序眼里没有嘲讽,却有一种让陆漠烟烦躁的怜悯,“你这样生活在安宁之地的少年,是不可能体会到,找到一个能让人相信的人,这在世道,是有多幸运。”

陆漠烟轻蔑一笑:“不要觉得我生活的地方安宁,建康朝廷都兵变多少次了,我也是见过母亲死在面前的人,没你想的那么无知!”顿了顿,他又认真道:“我知道你家主公是个厉害的人物。但在我眼里,上位者一但进入权势之争,那他就不是原本的那个人,把自己的性命、血亲、未来,用来赌一个上位者的良心,实在是太可笑了。”槐序怔了怔,却只是勾了勾唇:“不,一点也不可笑。”因为他记得那年深秋的风,带着北地特有的铁锈和焦土的味道。就在二十年前,南朝第一次北伐失败,次年,北方胡族南下报复,他们像蝗虫般席卷了黄河以北的家园。他们的马蹄踏碎了他熟悉的村舍,狼烟遮蔽了曾经的天空。槐木野和他在混乱中被冲散,又在绝望的哀嚎声中奇迹般地互相找到那时才十岁的槐木野,那时便已显露骇人巨力。在极度愤怒与保护家人的本能下,她爆发出了足以与普通壮汉抗衡的力量,打死胡兵,把槐序从人肉架上救下来,姐弟俩躲在烧毁的残垣断壁间,啃着冻硬的树皮,听着外面胡人的狂笑和乡邻临死的悲鸣。

他们成为了流民的一员,随着残余的乡人踏上南下之路。那一路上,是到处尸横遍野的官道,拥挤不堪的渡口,劫掠流民的溃兵……好不容易到了南方朝廷的治下,遇到的,却是先过江的人把守渡口,不许人越过淮河。

那时,“侨县”便开始在淮北形成。

那些拖家带口、来自同一个地域的北方乡亲,或数十或上百人结伴,在抵达相对安全但同样拥挤混乱的南方疆土后,被朝廷临时划出一片荒地或分割出某个州县的一角,命名为故乡的名字一-比如“涉县”,以示安置。“这我知道,"陆漠烟皱眉道,“江南也四处是这种侨县,那些北方流民以地域聚集一处,有一套另外的户籍,有自己的郡守县令,宛如国中之国,没什么好稀奇的,一样交税种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