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不同境遇
林若其实也不是没有动过先窃取南朝的权力,比如利用小皇帝刘钧获得大权,然后推行改革,再一统天下的想法。
但是,在深入探查过后,她果断把这个看起来更容易的想法抛弃了,而是采用了更耗时间、更耗心力的自起炉灶,原因倒也不是什么封建腐朽之类的理由,而是她发现,南朝的税,它收不上来!
南朝是根基是从北方逃来的世家大族,他们共同推举出来的皇帝,虽然听令于朝廷,但给士族的优待并非是共识,而是南朝存在的根基一一如果连这点优待都没有,他们根本拧不一块,也就打不过本地的江南士族,更不用说形成统一的南朝了。
北伐的存在的意义也在这里,对南方的士族来说,你们这些臭外地的,不想法子滚回去,却成天占着我们的土地,是铁了心和我们争资源了么?同样,为了安抚本就不服的南人,朝廷对南人也有大量优待,而士族都优待了,那所有税收,当然就只能附加到普通有几块土地的自耕农身上了。更惨的是,朝廷是有科举取士这样给寒门入朝的渠道,但是这些科举来的士子并没有什么为民做主的心思,他们会想尽办法融入低品士族之中,而不是去改变朝廷的制度。
当林若发现这一点后,便没什么兴趣再碰南朝这个融合怪了,她必须重新打造一个官僚体系,否则,她哪怕培养出学生,也会融入南朝朝廷的大熔炉中,成为其中怅鬼,这样的南朝,怎么可能打得过北方那地狱般的吃鸡大赛胜出的选手?
“陆韫,"林若看着他,明亮的眼眸里带着期盼,“你真如此想北伐,又想给我扬州,那能不能换个办法,比如,把长江沿岸的舶税,都让我来安排?”陆韫的神情有些惆怅:“我也不想说信我之类的废话,阿若,南朝的舶税是如今北伐的财源,给了你,我连江州军卒,也会经营困难,更别说在朝堂上会掀起何等的涛浪。”
林若当然知道他不会同意,于是便微笑道:“可是,听说,你在江州少派发了许多徭役,还设了许多织坊,这些钱,都是从这舶税中抽出来的吧?”陆韫无奈道:“阿若,我就不能也让治下子民过得安稳些么?”他观察淮阴许久,发现想要这丝织产业做起,最重要的,便是不能太过克扣,也不能征过多的徭役,要让治下子民有一两闲钱,又或者有时间治桑割麻,才能成些气候,所以,他才会动用一些钱财,但却没有一分落入他的口袋。“事不是如此做的,"林若笑了笑,“你没有发现么,虽然你轻徭薄赋了,但收上来税收,便是用商税填补,还是没有涨?”陆韫想的是,商税可以用来弥补这个缺口,到时既养出产业,又能收回税收。
陆韫当然发现了,他叹息一声:“我给庶民放轻了些徭役,但治下的大小士族,便立刻添了田税,让他们不得不去将赚来一点钱财,上缴过去。”他能控制的,也就是陆家势力范围里的庄园,稍微远些的地方,人家只需要换一两个名目,便能将田税收上去,他是找不到一点错处。“所以,我不需要扬州,"林若凝视着他,“我需要治下吏员深入乡里,清田、量渠、定税,我要他们除了当佃户,还有其它出路,我给你的那些学生,你用了么,有效果么?”
陆韫一时哑然。
那些学生啊……
南朝,丹阳郡。
丹阳郡,位于建康城之西南方,郡治采石矶,是拱卫建康城最重要的上游关卡之一。
这样的郡守之位,用来给徐州来的学生,那是足够展现陆韫对徐州的重视的。
但是……
采石城的郡府中,七名穿着南朝官服的年轻学生面色阴沉,蹲在一起,围绕着烧着茶水的铁壶,一脸苦大仇深。
“不行,我受不了了!"一名年轻女子暴躁地起身踱步,“明明是我上山下河,挨个探听察访,才找到的露天矿床,凭什么收归朝廷所有?”“冷静!“旁边的年轻男人安慰道,“盐铁专营,自古而有,这不是什么大事,咱们还可以想想别的办法!比如种玉谷…”“种你个头!“另外一名男子恨恨道,“你以为我没想过么,一个月前刚刚来丹阳郡时,我就已经挨个去查看了附近的山林,山上的大树能砍的都被伐光,明明很适合种玉谷,却被大族圈禁山泽,连进去割草都是僭越!”想到这里,他就一肚子火。
要知道过来时,他们可是放出狂言,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的!结果呢?
按在学校里的所学,需要因地制宜,所以,这些日子,他们上山下河,想找到丹阳郡有什么可以发展的地方。
情况是喜人的。
丹阳郡有大小河流二十余条,水利丰沛,再查找,他们发现大磕山、长龙山两地的民众有见过他们随身带的矿石中的赤铁矿,于是走访发现了山里居然有露天铁矿,更重要的是,这铁矿床离长江仅公十多里,只要修个吊轨,那便是很好的炼铁选矿之地。
还有人发现这里有煤、都是上好的原料采集地,简直就是宝山。然后……
然后就在他们准备大干一场时,有士族跳出来说这是他们的山林,不能采伐,采伐也得由他们来主持,朝廷里看在他们有功的份上,给他们一笔钱,算是奖励,当然,也可以选入朝或者换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