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新人换不换?
林若看着陆漠烟那毫无骄矜、唯有忠诚与热忱的眼神,心中十分满意。这样的小子,头脑灵活、行动力强,还有向上之心,本身就是可造之材,如今又献上棉花种子,此功极大,当个郡守亦不为过。但他年纪尚轻,虽在南朝历练,却缺乏徐州核心体系的基层经验,璞玉需琢,良才需砺。“漠烟,“林若声音温和,“献种之功,自有回报。然,位高非一日可成,根基需脚踏实地。彭城乃我徐州新得之地,流民安置、工坊建设、秩序梳理,千头万绪,正是用人之际……
陆漠烟立刻跪地抱拳:“属下愿往!”
林若微笑道:“我欲调你前往彭城,去任城郡招抚流民,领′工坊协理。此职虽非显赫,却直面民生疾苦,需你深入田间地头,协调各方,抚慰人心,积累实务。你可愿意?”
陆漠烟闻言,非但没有丝毫失落,反而极为兴奋!彭城是徐州北扩的桥头堡,直面中原,流民汇聚,矛盾交织,正是最能磨砺人、也最能出政绩的地方!
这份信任与期许,比任何虚衔都更珍贵,更何况,献棉之功已如烙印刻在功劳簿上,这无形的"加分”,在他未来的升迁路上,便是那关键的临门一脚,足以让他快人一步!
“主公知遇之恩,漠烟没齿难忘!"陆漠烟再次深深一揖,声音带着激动与坚定,“属下愿往!定当竭尽全力,抚流民,安工坊,不负主公所托!”“好!"林若颔首,“即日启程。所需人手、文书,自有人与你交接。”离开千奇楼,陆漠烟步履轻快。他谢过林若后,便径直前往运河码头,订下最快一班前往任城郡的船票。
淮阴已经有前往全国各地的货船,也赚客人搭顺风船的钱,所以,只要搭那些口碑好的货船,基本都能顺利到达。
也因此,许多蜀地、荆州、江南的贫民,会悄悄爬到船货之中,十天半月不出一步,悄悄来到徐州,被当流民抓走一一如此,服了一定劳役,监视一段时间后,基本都会拿到徐州户籍。
他的夷人船队为此深受其害,时常有船员悄悄带那么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上船,当成外快收入,以至于主官徐州的贸易的官员罚过他好多次款了。这里哪有那么好留下!
他忍不住叹息,淮阴没钱的,最后只能灰溜溜回老家,或者被疏散到新收的土地上重新分地编户…咦,别说,这样也是大赚。想到这,他将船票放好,在等候登船的间隙,他漫步在淮阴繁华的街头。八月的淮阴,暑气渐浓,却丝毫掩不住这座运河之都的勃勃生机。城东,四座巨大的石砌码头如同巨兽匍匐在河岸,吞吐着南来北往的船只。运河主道上,满载货物的漕船、客船络绎不绝;而穿城而过的支流河道里,则如同流淌的市集,无数小巧灵活的乌篷船、灿板如游鱼般穿梭往来。船姐摇橹的数乃声,商贩的吆喝声,船客的谈笑声,交织成一曲热闹的市井交响。陆漠烟走过一处临河的果摊,听到两位妇人正对着摊上略显蔫小的桃子抱怨:
“唉,今年这果子,个头小不说,还不甜!价钱倒比往年贵了两成!”“谁说不是呢!都是这鬼天气闹的!果子开花时冻着了!还是去买点水果罐头吧,虽然贵点,但好歹味道正,放得住!”“也是,罐头工坊今年生意可好了…”
陆漠烟一时怔住了,不是,罐头都那么多人愿意买了么?那个可比肉贵多了!
一陶土封好的瓷罐头,重有两斤,装满糖水和果肉,价格能卖到三贯钱,这还是在淮阴,要是在南朝或者湘州,加个零卖出去轻轻松松,若是在草原上,加两个零也是瞬间售罄。
淮阴工坊工种很多,但就他所知,大多人的薪钱是每日二十钱左右,一个罐头,能花上普通人快半年的薪钱,岂是普通人能吃的?那是宫廷贡品好吧!
正说着,又听那两妇人道:“哎,要不是我女儿出远门,我还真舍不得买罐头。”
“该买的,听说彭城那边人多又乱,罐头可治百病,带了安心!”陆漠烟心说也对,在岭南,许多受伤得病的人吃一口甜的,便能有精神,有了精神,大多能抗过来,所以南北都知道,糖能治病,尤其是那些饿病的灾民,一口糖水就能缓过来。
该买!
继续向前走,不远处,几家织坊门口显得有些冷清。陆漠烟听到几个下工的织女边走边叹气:
“唉,桑叶不够,蚕丝减产,工坊织机都停了小半”“是啊,工钱也降了……日子难熬…
“好在运河那边还在招工,挖河泥、扛沙包,虽然累点,好歹有活干,工钱也还成…
“对对!还有民夫的衣服订单也多,听说不少小工坊就靠这个撑着没关门呢!”
他继续好奇地向前走。
运河两岸,确实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疏浚河道、加固堤岸的民夫挥汗如雨。
更引人注目的是,城郊新建的几座大型砖瓦窑,浓烟滚滚,日夜不息。运河清淤挖出的乌黑淤泥,被一车车运往窑场,烧制成青砖灰瓦,这些窑场经验不足,成品中夹杂着不少烧裂、变形的次品,但价格低廉,正适合用来搭建简易的窝棚和低矮民房。
不少农人,正靠着这些“瑕疵品”,一点点在土屋草房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