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新的机会
淮阴城里的崔家两姐妹,此刻正沉浸在“成功留校"的巨大喜悦中,完全不知道她们那两颗珠子究竟在徐州高层掀起了怎样的惊涛骇浪。而这个时候,整个淮阴城却与她们的轻松愉快截然相反,笼罩在一股近乎窒息的紧张感中。
一年一度的书院大考季,即将拉开帷幕!
如今的淮阴街头,堪称奇观,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走路也捧着书本、口中念念有词的读书人。茶楼酒肆里,讨论的不再是八卦趣闻,而是三角函数和因式分解。
就连河边散步的老大爷老太太,手里拎着的都不是米面粮油,而是他们拼尽全力从书店里抢来的几卷备考提纲。
各地县学就更可怕了,几乎所有学子们手里都拿着一本巴掌大的笔记本,上边用竹笔抄写着重点,吃饭蹲下都要抓紧时间看两眼。晚上的宿舍里,熄灯后更是随时有老师提着马灯拿着戒尺通宵巡视,但凡有哪个房间敢点灯火看书,便冲进去二话不说一顿暴打,再附送第二天的通报批评一一没办法,这种行为真的很容易引发火灾。更离谱的是宗教氛围。此时此刻,淮阴城内无论哪路神佛,从如来佛祖到太上老君,从关二爷到灶王爷,庙前香炉里的香火都前所未有的鼎盛,人流如织,烟雾缭绕。考生家长们抱着"宁可拜错,不可放过"的心态,把满天神佛都骚扰了个遍。
但若论香火之最,那毫无疑问,是那位不能公开祭祀的正主一-南华佑生娘娘!
由于徐州官方明令禁止公开崇拜佑生娘娘,所以在没有庙宇的情况下,民间智慧得到了充分发挥。各种私下流通的、印刷精美或画工拙劣的娘娘画像、小巧的木雕、石雕甚至泥塑像,在黑市(其实就是各家书铺兼营)卖得那叫一个如火如荼,价格一路飙升。
林若大力查封了好几个黑印坊,罚以重金,但这玩意需求量太大,又不能真弄太严苛的刑法,她除了去一封信把一切起源陆妙仪骂了个狗血淋头外,也就没有其它什么好办法了。
最让她生气的是陆妙仪收信后不但没有忏悔,反而兴奋无比地表示感谢道主,及时告诉她这种好消息。
林若暗觉失策,抱怨为什么手下都是这种刺头。而更让林若生气的是,那些实在搞不到娘娘法像的穷苦家长,干脆就跑到妙仪院、官衙、淮阴书院大门口等地,常常二话不说,趁守卫不注意,飞快地抓起一把门口的泥土塞进怀里,美其名曰“沾沾仙气"!谁让徐州上下的百姓们都已心照不宣觉得,咱们那位主子,就是南华佑生娘娘本尊下凡来拯救苍生的!
考她老人家办的学校,不拜拜她这能说得过去?妙仪院的大夫们对此苦不堪言,门口的石板路上边的夯土都也被掏空了,石板的砖缝都被抠松了,下雨天满身泥水啊!一天三次打了报告让兰姑娘请了十几静塞止戈军当护卫,镇守大门,不然这日子没法过了。
好在,兰姑娘没批准这种事,毕竟堵不如疏,她想出办法,让各院直接在门口摆上几个硕大的水缸,里面装满凉白开,旁边入了上勺子,称这是上天赐福的甘霖,限取一匙,请勿损坏公物!这才总算保住了门和围墙。当然,是谁赐福不能直说,大家也都也心昭不宣,不然主公又要哈气了。另外一边,崔家姐妹虽然靠着“献宝"之功,被主公特批免试入学,但她们深知自己基础薄弱,丝毫不敢怠慢。悬赏的五万贯还没捂热,就立刻拿出不少,重金聘请了好几位补习老师,开始了头悬梁、锥刺股的疯狂补习生涯,生怕开学后跟不上进度,丢了主公的脸。
“这还没入学呢,就主公主公了,长辈爹听到了会生气的。"崔桃简忍不住调侃。
崔萱正被一道"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A,求侧面积等于正方形的面积,高等于边长的圆柱体体积"给弄得头痛,听到这话,抱怨道:“也不差这口气了。”崔桃简却想到了另外一件事:“那个球既然被主公看中,必然也是奇物,回头我也让家里派人去番国购回一些,可惜太远了,这一来一回,怎么也要一年之后了。”
崔萱骄傲抬头:“你考进去了么,就当主公?”“这没什么,天下商人都看着徐州的风吹草动,跟一跟很正常。“崔桃简微微一笑,转移了话题,和姐姐不同,他的夫子里也有懂得数术的人,基础甚至比这里普通学生还要好很多,所以真考还是有一点把握的。南朝也好,西秦也好,每年都有大批带着钱财来徐州行商的,尤其是入股这里的工坊、海堤、道路,赚来的钱也不拿回去,而是就地购地盖屋,迁一支族人过来居住。
尤其是主公得到三州之地后,稳扎稳打,极有人主之资,让原本因为她是女子而观望的世家大族们纷纷忍不住下注,他们四个,就是父亲下的注,若反响良好,还会下更多的族人过来。
“对了,族兄最近闹着回荆州,他走了么?"崔萱也发现自己有点自傲了,便也转移了话题。
先前为了不回去,她们和族兄崔霖闹得相当难看,都见血了。相比之下,崔桃简就显得没心没肺多了。他拉着姐姐一起去妙仪院种了牛痘,回来之后该刷题刷题,该和狐朋狗友聚会照样聚会,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悠闲自在,仿佛那冒黑烟的族兄不存在一样。“他啊,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