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给你个机会(1 / 2)

第131章给你个机会

林若的命令被迅速而坚决地执行了下去。

然后,便是一股如潮水般的反对声。

“不可,世家之女,体面为上,若如中祖规定那般,击鼓三通升堂,让贱民围观,那颜面何存?”

“是啊,虽是行刺,但罚毒酒白绫匕首哪个不能用,再过份些,牵连家族也算过分,怎可当堂辱之?”

“不会尊卑,在徐州可,在南朝不可…”

反对声越发激烈,甚至有人买通宫中,想把幽禁在宫中的章太后杀死,以全体面,章太后的家人更是大惊,悄悄给了信纸,希望她可以撞柱咬舌而死,反而能全了名声,为了家族着想云云。

但这位章太后却平时坐卧如常,没有一点要自己去死的意思。按林若收到的消息,章太后说,不到最后一刻,嫣知胜败,岂能主动投之。这倒是一位心智坚定的,要是当时她丈夫不脑残的搞什么“还位给兄长之子”,加上头上还有个太皇太后,说不定也是个能临朝称制的人物。面对潮水一样的反对,林若没有置之不理,而是派出了千奇楼最重的消息渠道-一说书人,他们讲了个改编的故事,小皇帝和他叔叔的故事非常符合如今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朴素理想,看看那个叔叔机关算尽又如何,老天不让他上位,最后还不是还给了侄儿?

那个婶婶的后来的杀丞相到底有没有小皇帝的收益?丞相和徐州那位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审人是不是会如期举行?徐州那位居然那么硬的么,就为了一个女子,那么多臣子反对都要硬来?还有人觉得,都是女子了,给个体面怎么了,杀了多可惜,流放了嫁给别人当媳妇不是更划算么?

不过更多的人却觉得,这些高高在上的老爷夫人们原来也是可以审的,可以刑法加身的,徐州居然真的那么硬……

这都能做到,那那些没有奴籍、普通人也有机会求学的传言,或许是真的附…

而在刺杀后的第十日,这场审判如期举行。江临歧亲自坐镇,监督着对太后及其宫内党羽的审讯与取证过程。他手段老辣,心思缜密,在徐州谍报力量和部分被迫"合作"的南朝司法官员配合下,很快便将刺杀案的来龙去脉、人员联络、资金往来等关键证据梳理得清清楚楚,形成了一份铁证如山的卷宗一-在获得这些证据的过程中,确有势力试图灭口或销毁证据,但在槐木野这次亲自上阵,狠狠杀了一番,还活捉了几个人证。虽然被她捉到的人,如今都是字面意义上的“人无完人"了。案件的审理最终还是在林若的坚持下,选择了公开质证。虽然未到允许大量平民百姓围观的程度,但南朝有头有脸的官员、世家代表均被要求到场听审,也让几个普通的幸运小民获得了机会。

当一桩桩、一件件证据被摆上台面,太后章氏面色苍白但冷静,一开始,她拒绝发言。

林若坐在侧面,平静地凝视着她:“为何不发言,这场审判,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名留青史,难道不是比操弄权柄,更能让你觉得有趣的事情么?”章太后与她四目相对,一者从容,一者冷漠。数息之后,章太后扬起唇角:“是啊,这可比在那深宫之中数着星星,要有意思多了。”

然后,没有什么迟疑,她供述中透露出的与蜀中范氏的勾结细节,包括借着陆韫和小皇帝的不合安排人手,包括,在宫中秘密传道,一桩桩,一件件,者都精密无比,让人听得头皮发麻,几个普通小民生怕漏了一个细节,就等着回去就立刻传播。

而在场所有自诩高贵的士族们面色惨白,如坐针毡。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在绝对的武力与毫不留情的规则面前,所谓的皇室尊严和世家体面,是何等脆弱不堪。

最终,判决出来的很快,在举证质证后,太后章氏谋害重臣、蓄养死士、意图祸乱朝纲,罪证确凿,废为庶人,赐白绫自尽。其宫内党羽及涉案官员,按律处斩或流放。判决文书由主审官、刑部官员联署后,呈报至林若案前。林若拿起朱笔,在文书末尾,郑重地盖上了自己印信。然后,这份案卷交到了其它诸位权贵的手下。“是否认定这个判罚,大家可以选择。“林若看着诸位拥有席位者,“若有不认可者,可提出异议,压后重审。”

第一个便是陆韫,他的脸色最近已经好了许多,沉默数息,便盖上自己的印信,重审什么重审,已经丢过一次脸,还要继续丢么?下一个是在江州势力甚大的唐家,这位老油条看着快死了,但收到文书后,拿着印信盖得飞快,然后又恢复了要死不活的样子。然后又是下一个,下下一个……

在场权贵都没有什么反对,脸都丢了,快点结束把这位送回徐州比什么都重要,谁有空穷折腾啊。

只要这徐州女走了,他们才能真正用他们新得的权力啊!当最后个印章盖下,这一个动作,便象征着此案的最终裁定,不仅代表着南朝法度,更烙上了徐州意志的印记。

“公告天下吧。"她淡淡地说道,将文书递给侍从。榜单张出,建康城内权贵爆发了更大的争议一一这女人用最直接的方式把他们原本的潜规则毁掉了!

法在王上,这四个字,如同沉重的枷锁,威慑了每一个南朝权贵。哪怕他们真正想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