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第259章 变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9章 变化(2 / 3)

愁容。他心里清楚,要是解决不了工人的就业问题,他这个厂长也坐不稳。

饭吃的差不多了,李哲看了眼手表,站起身:“马厂长,谢厂长,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关于租赁的事,还请各位尽快做决定,最好在三天内给我答复。不是我催,实在是我们种的黄瓜和青刀豆快成熟了,等不起。

要是三天内定不下来,我只能考虑其他罐头厂了。”

谢厂长连忙点头:“没问题!我们一定会尽快给你答复。”

李哲一行人坐着拖拉机离开后,谢厂长凑到马厂长身边,小声问:“厂长,咱们接下来咋办?”“咋办?”马厂长望着拖拉机远去的方向,叹了口气:“一个月3000虽然不多,但只要厂里有进项,就还有复工的希望。

通知下去,明天早上八点……所有职工都来厂里开会!”

5月6日。

京城,崇文门西大街

天气渐暖,街道两旁的树木抽出嫩绿的枝芽,偶尔有早起的行人匆匆走过,留下淡淡的脚步声。谭静雅打着哈欠,慢悠悠地走到蜀香居餐厅门口,眼神里还带着一丝未消散的疲惫。

她从兜里掏出钥匙,打开门锁。

“吱呀”一声,门轴转动的声音在大堂里显得格外清晰。

昨天店里实在太忙了,从早到晚,客人一波接着一波,累的她晚上连算账的精力都没有。

这五天的活动期,餐厅的生意火爆得超出预期,忙得她脚不沾地,整个人都快累散架了。

原本她还想着今天早点来店里,把账目整理清楚,可没想到一不留神就睡过了头,等醒来时已经是八点钟了。

推开门后,谭静雅先是走到窗边,将一扇扇窗户缓缓推开。新鲜的空气瞬间涌入餐厅,驱散了餐厅里一夜封闭留下的沉闷味道。

随后,她走到柜台旁,拉开椅子坐下,从抽屉里拿出厚厚的账本和一沓票据,开始认真地算账。首先核算的是 4月份的营业额和利润。

她一边仔细核对票据上的数字,一边在账本上认真记录,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经过一番细致的计算,4月份的总营业额终于算出来了,足足有 22420元;毛利有9380元。再减去 3800元的杂费,4月份的纯利润是 5580元。

谭静雅看着这个数字,嘴角微微上扬,4月份的营业额比_3月份高了一千元左右,纯利润更是高了500元,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进步。

然后是五一期间的营收。

她把5月1日到5月5日这五天的营业额逐一加起来,总共是5043元,平均下来单日营收一千元左右。她对比了一下 4月份的平均日营收,发现五一期间的平均日营收比上个月高了两百多元。这个结果让她心里更加踏实了,五一假期果然给餐厅带来了不少客流量。

最后核算的是会员预付费充值活动的情况。

为了吸引更多顾客,增加餐厅的人气和复购率,五一期间餐厅推出了这个活动,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这五天时间里,一共办理了84名会员,总共的预付费充值款有6200元。看着账本上这一串串不断增加的数字,谭静雅的心中五味杂陈。有喜悦,有欣慰,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思绪不由得回到了去年冬天,那时她刚和季鸿宾离婚,季家母子远赴美利坚。

当时的她没有工作,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手里只有少量的现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迷茫,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何去何从,甚至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后来,后来她和李哲合开了这家蜀香居。虽然她只占有 2成股份,但这已经是她的全部家当了。从餐厅筹备到2月 25日正式开业,她将全部的心思都用在了餐厅的经营上,每天最早来,最晚走,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只为了能让餐厅好好运营下去。

现在看来,她的努力没有白费,餐厅的生意越来越好,营业额和利润不断提升。

这一切都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只要她继续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己,就算不依靠男人,也能在这座城市里站稳脚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想到这里,谭静雅的目光透过大门望向外面的街道,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临近中午,街道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蜀香居也陆续有客人上门。

虽不像前几日那样火爆,但客人也络绎不绝,到了中午十二点,一楼的大堂已经坐满了客人,欢声笑语不断,楼上的五个包间也只剩下一个还空着。

谭静雅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穿梭在大堂和各个餐桌之间,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店里的工作。一会儿叮嘱服务员注意服务态度,及时给客人添茶水;一会儿又去厨房和厨师沟通,确保菜品的质量和出菜速度。整个餐厅在她的打理下,显得井然有序。

就在此时,一辆白色的伏尔加轿车缓缓停在了餐厅门口,车身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淡淡的光泽。车门打开,李哲从车里走了下来,穿着一身合体的灰色西装,身姿挺拔。

他站在门口,往餐厅里瞧了瞧,看到店里坐满了客人,生意十分红火,满意地点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