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宋文豪> 第251章 官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1章 官家(2 / 2)

赵祯语气平淡,但“难得”二字,已是他极高的评价。

杨安国心中狂喜,正要再夸赞几句,却听官家话锋一转:“杨卿,你为国子监判监事多年,可知这十余年来,礼部所取进士,近半数皆出自太学?”

杨安国心中一凛,连忙躬身:“臣、臣略知一二,太学自胡安定主持以来,学风兴盛,人才辈出,此乃国家之幸.”

赵祯懒得听他的违心话,打断了他,干脆问道:“是人才辈出,还是「太学体’一家独大,几成定式,以至于考官阅卷,非此等险怪奇崛、堆砌辞藻之文,便难入法眼?长此以往,天下士子竞相效仿,唯求新奇偏锋,而忘经义根本、实务民生,这也是国家之幸?”

官家的字字句句像冰冷的针,刺得杨安国后背瞬间渗出冷汗!

他这才明白,官家对太学体弊端、乃至太学形成的某种“学阀”倾向,洞若观火!

对于昨日那场比试,今日官家关心的,恐怕远不止国子监的颜面. .……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杨安国的心头一一官家这是要对明年的礼部省试,甚至是对这笼罩科场十余年的“太学体”文风动手了!

欧阳修等人力主的“古文体”恐怕真的要迎来转机,而陆北顾这篇横空出世的《仲达论》,无疑成了点燃这场变革的火星。

“官家明鉴万里!”

杨安国不敢再说话了。

赵祯的目光重新落在那份《仲达论》上,手指轻轻点着那句“使制衡之枢常在,公道之门常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