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对咱们有意见了。”
背后告小状,荣妃惠妃心里能高兴才怪了。
佟清容道:“有意见就有意见吧,管事的能不叫人埋怨就有鬼了,她们这管事,别的事糊弄也就算了,这事不能叫她们这么稀里糊涂地敷衍过去。”
玉裳提醒道:”娘娘,您的请帖还没写呢。“
哦对了。
要不是玉裳提醒,佟清容几乎要忘了自己还有一件事要办,虽然说请她大姨董鄂氏进宫只需要派太监去传个口谕,可是佟清容没习惯把自己摆在高位上,她决定还是得自己亲自写个请帖过去。
如此一来,多少也能表示下自己对这位大姨的尊重。
请柬是次日小路子出宫传口谕的时候,带给佟清容的大姨董鄂氏。
董鄂氏丈夫原是镶白旗佐领华善,姓吴苏氏,家境殷实,在兵部当差,可自从丈夫死了后,赶上大儿子岁数还小,那会子才十来岁,这佐领就由同族的长辈先暂时署理了。
但就是这暂时署理出了问题,佐领旗下管着田地、房屋、人口,每年旗下人三节两寿都得给佐领孝敬,这堂伯父暂着就暂着,就舍不得松手了,他家又有些背景,闺女是裕亲王的二儿媳妇。
吴苏氏一家就挂住了,家境算是半没落,虽说吃喝不愁,可大儿子到了岁数,还没个一官半职,二儿子倒是机灵,钻营进了吏部当差,闺女还小,在家里婚事未定。
小路子带着人过来的时候,吴苏氏一家还以为他走错了呢。
左邻右舍都过来看热闹。
小路子瞧着这小小的两进院,也疑心自己走错地了,要不是董鄂氏出来,他都想要不要掉头出去打听打听是不是这家。
“是董鄂福晋?”小路子试探问道。
董鄂氏忙行了个抚鬓礼:”天使下降,不知可是宫里主子爷主子娘娘有什么吩咐?“
她大儿子、大儿媳妇、二儿媳妇还有小闺女都在,跟着额娘身后,小闺女盯着小路子打量,只觉得稀罕。
大儿媳妇叶赫那拉氏冲小闺女一拉,把人拉到身后去,这小姑子今年才十一岁,乃是遗腹女。
她阿玛去的那年,董鄂氏刚怀上这胎。
要不是因为董鄂氏那时候怀着身子,也不至于叫族里堂伯算计去了。
“娘娘口谕,着前华善佐领夫人董鄂氏明日进宫。”小福子示意他们跪下后,这才面北朝南宣了口谕。
小闺女还没起身,就纳闷道:“娘娘是什么人,要我额涅去干嘛,我们家可离不开我额涅!”
小闺女噘着嘴巴,嘴巴高得能吊一瓶油壶。
董鄂氏拍了闺女一下,对小路子道:”公公,皇贵妃娘娘叫民妇进去做什么,还麻烦您提点一下。“
她给大儿子使了个眼神,大儿子笨手笨脚,红着脸上来递出一个荷包。
小路子忙道:“福晋可莫要客气,奴才是伺候娘娘的,不是外人,是这么回事……”
这要是董鄂氏家里富裕,其实这点意思收就收了。
可小路子分明看到这一家子不过还算过得去,这荷包就没必要收了。
在听了来龙去脉后,董鄂氏这才反应了过来。
她恍然大悟,又受宠若惊。
进宫陪伴娘娘,那是莫大的荣誉。
直到小路子一行人离开,左邻右舍过来打听,董鄂氏这才回过神来。
“董夫人,你们家跟宫里头还有关系啊。”这开口打听的是礼部员外郎王夫人,是个汉人。
虽说满汉分居,可实际上内城里早已有不少汉臣居住,反倒是家境败落的旗人陆陆续续搬到外城去了。
董鄂氏露出笑容,随口说了几句敷衍过去这些邻里邻居,然后借口要商量事,闭门谢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