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番外三
褚瑶和周远栋的蜜月是在潺坑的秋天里度过的。禁渔期结束,万物丰收,黎晓用鲜灵灵的海鲜把他俩喂成了两只猫。两只懒洋洋的猫。
黎家的房子看起来像个玩具屋,褚瑶睡在她新铺的小床上,睡得很好,醒得也很早。
早餐已经在敲门了,蓬蓬松松的笋丁鲜肉包,梅干菜小饼,还有一壶咖啡。周远栋在咖啡香中醒过来,看着在行李箱前整理衣服的褚瑶,道:“你那个闹钟的鸟鸣声已经很自然了,但是还是比不上身临其境。”“当然啦,我还听见吆喝声绕着小岛,忽远忽近的,就不知道是卖什么的。”这里的方言十里不同音,听起来根本就是一门外语,或者说是古语。“还去什么日本呢?这里好漂亮,而且昨晚上的那些生腌熟醉也太好吃了。”早餐被轻松解决,褚瑶打开化妆包想化妆的,但照照镜子,又觉得自己状态不赖,拿起发圈把卷发松松一束,换了一身卫衣就行了。他俩打算自己走走,没有往岛外的商业区去,而往村里闲逛。潺坑的秋天闻起来清冽干爽,天空像一块澄净的玻璃,白云是大朵大朵的,看起来特别童话。
这村里的老人很多,老人看起来总是慢悠悠的,眼神平和,望望天,看看地。
不过褚瑶渐渐发现,年轻人也不少。
他眼看着一个青年骑着电瓶车从岛外进来,熟门熟路地冒进一家人的菜圃里,割了一行油菜装进篓里,又从兜里摸出一张零钱压在阶下,冲屋里嚷道:“阿婆!菜拿走了,出来收钱!”
似乎是商业区做餐饮的店铺来进货。
农村的小屋大多带院,这个季节院里总晒着一篾一篾,其中很多竹篾似乎晒着荤腥的东西,怕招惹了不干净,所以都用纱帐盖着。一个穿着宠物店员工服的女孩慢慢悠悠骑着自行车,跟他们同了一段路,褚瑶发现她居然是在挨家挨户收小鱼干和小虾干。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工作。
潺坑村的水质是肉眼可见的好,而且生态环保办每年还有监测,野捕的小鱼小虾也有了背书。
处在工作状态中的青年们看起来忙碌却不紧绷,褚瑶甚至觉得他们的神情还很轻盈。
“唔,因为房租压力比较小吧。"骑着小三轮找到他们的黎晓非常务实且毫无情调地说:“在商业街的房租成本是大头,但这里还有政府补贴的,而且有些人做生意用的原本就是自家房子。再往那边去有一条小溪呢,前几天下过雨,还有迷你瀑布可以看。十二点回来吃午饭哦。”她是回家去了,却留下两只鹅一摇一摆地跟着他们。“晓晓,这鹅。"褚瑶困惑地问。
“没事的。“黎晓摆摆手,“你们回家,它们也会回家。”鹅带着他俩一路去了小溪边,小小的瀑布从石缝里淌下,果然非常之迷你。褚瑶见过大河,却没见过这样浅浅的小溪,最窄的地方甚至可以一脚跳过去。
这张新地图简直太有趣了,除了小猫小鸭之外,还有小桥是可以随机解锁的。
这些模样各异的小桥应该是村民为了自己方便搭的,取材都很随意,比如用几块大石头,用一截粗木,还有用竹筏的。褚瑶沿着各种小桥走到对岸,跟周远栋隔岸相对而行,然后等遇到下一座小桥的时候再回来。
她玩得不亦乐乎。
只不过溪流并入河道,尽头是一处河岸,可以看见青青群山,想要走桥却只能折回去了。
一艘游动的桥梁来到他们之间,撑船的是一位肌肤黝黑的婶子,看看两人牛郎织女般踌躇,不禁大笑起来。
褚瑶从这岸头跳进船,摇摇晃晃飘到另一端,周远栋一把抓住她,将她拽上岸。
午餐吃的是黎晓做的梭子蟹炒年糕,鲜味张扬,米香柔润。等启星下班回来,晚餐黎晓要带他们去何淼的小馆里吃潺坑的特色小食。启星和周远栋处在同一空间的时候总是怪怪的。两人见第一面居然是互相点了点头,彷佛老熟人一般,搞得褚瑶和黎晓面面相觑,还以为他们如此有默契。
周远栋总是含着一缕莫名其妙的笑意,启星则有点无奈。挤在黎家又小又温馨的洗手间洗漱时,周远栋才说出了启星那年追到她小区外的事情。
“啊?"褚瑶对逾越边界的事情想来敏感,不过她想了想,居然对启星这个做法网开一面,“毕竟是青梅竹马啊,又是误会来的。其他的不说了,看晓晓现在的生活,多自然啊。”
她也不说幸福,也不说惬意,只是说自然。所有人生来就该过自然的日子,而不是终日惶惑焦虑。黎晓小床上的土布床单是全新的,特别熨帖舒服,褚瑶躺下时忽然发现床头柜后的墙面上有一点模糊的彩色。
她坐起身,把柜子推开一点后发现是笔触很稚嫩的一副画。蓝天绿草,一个刺刺头的小男孩,一个梳歪辫的小女孩,手牵手。“哇。"褚瑶惊叹,“时光啊。”
周远栋把她捞进怀里来,道:“见色起意,日久生情比不过青梅竹马吗?”褚瑶吃吃笑,道:“见色起意,日久生情要有本钱啊。”黎晓的昀昀已经上幼儿园了,褚瑶和周远栋才慢慢吞吞走进婚姻。她的警惕和挣扎淹没在平常的日子里,他们比邻而居,早就把日子过在了一起。
褚瑶轻轻点周远栋的唇,说:“昀昀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