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塞壬展映(2 / 3)

熟悉的范畴了。

大家看方可以的眼神彻底变了,纷纷露出亲切的笑容、慈爱的神情,俨然在看一名流落在外、但精神血统纯正的地道墨洛文市民,眼神中充满了“你受苦了"的惋惜和关怀。

方可以:?

方可以谨慎措辞。

“不过我觉得说再多也不如用真正的作品说话。我看到现场已经有了我即将展映的新作《比丘》的海……”

方可以忽然注意到墙上招贴着的画报,顿了顿,露出一个有些期待的微笑。“嗯,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我想,后续会是一次有趣的体验。“Bravo!”

“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去看的!”

最终方可以也不知道自己稀里糊涂说了些什么,又引发了怎样的连锁反应,只记得俱乐部上的甜点特别好吃。

甚至靳茜准备把她领走的时候,她都还正在逮着酒保问这家俱乐部的供货商是哪家,打算事后去偷偷进货。

“行了别吃了,还有下一场呢,展映晚宴还有一个小时开始,还来得及带你回酒店换身衣服,你也顺便梳洗一下。”靳茜动了动鼻子,露出一个不太明显但足够让她看出来的含蓄的嫌弃,“你现在身上混着一股飞机舱空调水和墨洛文焦糖小蛋糕的味道。”空调味小蛋糕被打扮一通,然后绑好领结、端盘送上塞壬电影节的前夜晚宴,迎接她的还有早早到场的剧组众人。

见到几张熟悉的面孔,方可以总算能松了口气,可算不用像小蝌蚪找妈妈一样紧跟靳茜。

她自在地朝那边一挥手,迈出的脚步都轻松了几分。沈云和方如是正在窃窃私语,见状方如是也朝她一招手,待她走进后,方如是用一种奇异的眼神上下打量一番她。

“我身上有东西?”

“不,"方如是道,“我在看一则活的传说。”方可以:?

方如是将手机页面递到她面前。

方可以有点不好的预感,她低头看去。

页面上是一名摄影师的推特账号。上面刚刚po了一条新发布内容。“The Myth. The Muse."配图是方可以在俱乐部被众星拱月的画面。[4]转发里一大群看起来来头不小的账号各自群魔乱舞地发癫,偶尔还夹杂一些中文,方如是的翻译插件正在努力运转,但方如是看到那一大堆的感叹号,已经没有勇气去细品。

短短时间,这条推已经上了地区趋势,并且转发点赞还在增多。沈云幸灾乐祸:“大佬,要点烟吗?”

方可以:…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晚宴的菜看起来也不错。

总之,在历经各种磨难之后,方可以心力交瘁,但总算艰难熬到了电影首映。

画面上投映出一副海报,台下引起了细碎的议论声。与摆在影厅外部被众人烂熟于心、同样也挂在俱乐部墙上的竖幅电影海报不同,电影展示上的海报被横幅摆放。

但这并不是单纯的一副海报画面做了两种画幅。有人很快发现端倪,本质上,这是同一张海报隐藏着横、竖两种阅读方式。[5]

竖看时,是一名闭目的古装少女正在用手指自己眼角点缀着妆,背后是鲜红的嫁衣在风中飞扬起优美的弧度,掩映着雕梁画栋。横看时,却是少女阖目静躺,有人在拭去她眼角的血泪,身后是熊熊燃烧的大火,和颓塌倾倒的楼阁!

这显然是精心到不能再精心的设计,甚至连片名《比丘》两个白色字符,倒转后都被故意设计成像是少女手边延伸出的遗记。像一只振翅欲飞的白鸟。

台下观众们纷纷精神一振,将心中的期待又提高了三分。皮埃尔与阿尔贝也在台下,见此情景,阿尔贝忍不住惊呼出声。这种设计意味着什么?他的脑中当即展开了丰富的联想。而皮埃尔则有些怔愣。

他当时张贴海报时将之翻来覆去赏玩了很久,却只注意到了它优美精致又不失灵动的画作笔触,按部就班地将之摆放,不曾想只是调转视角,那些被他视作东方"写意”的大块色调,就转变为泼墨纵情的猎猎炙焰。这就是他与方的差距吗?

即使答案已经摆在面前,他都意识不到。

此处就要稍提一笔,虽有万历开挂哥影响,导致东亚文化辐射圈广泛,但毕竟人力有极限,传到墨洛文这儿也的确是鞭长莫及。物质文明都是久经考验的人类文明瑰宝,倒算得上硬通;但深层的文化内核,那差不多就是互相看对方是名山大川的欣赏水平。不懂,但保持尊重。

方可以的电影画面之所以能引起共鸣,而非仅作为文化异类被浅尝辄止,乃是因为她所表达的内核本质上总是距离两者都有参差,又两者都沾点。在这点上,她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

哪怕是看起来在拍古装,声画所传达的情绪却是现代人的理解,和人类的困境。

而声、画,都是可以跨越文化壁垒的。

所以,即使在场大多数外国观众并不能非常敏锐、准确地捕捉画面当中的许多细节,却不妨碍他们大体接收到方可以想要传递的信息。“女士们、先生们,接下来我将荣幸地为大家介绍这部电影,由夏国先锋派表现主义导演方可以为本届塞壬电影节带来的最新作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