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六十四章 钦差
有林如海帮忙,赶在西时之前终于把敬谢帖子和礼品搞定了,礼部也把贾政的五品将军朝服送了来。
贾政和林如海去荣禧堂看衣服,黑色乌纱帽,白底黑朝靴,绯色的文官冕服佩玉带,前后纹样却是五品武官的熊罴。“好奇怪啊。"贾政拎着朝服打量,在心里吐槽礼部也不上点心,虽说是最末等的爵位,朝服也不能弄成缝合怪吧。
“奇怪什么,多英武啊,赶紧去换上,让全族老少都看看。"贾母开心得笑弯了眼。
今儿她接了一天礼单,很多还是素日从不来往的文官,政儿的贴子送去各功勋府邸没多久,他们的贺礼后脚就到了,满朝官员都给足了荣国府面子,可见皇上对政儿有多看重。
贾政换上将军朝服,因是文官服的样式,比穿羽林卫的飞鱼箭袖多了几分斯文俊秀,威严气度却一点也没看出来。
坐一旁的贾敏忍了又忍,还是笑了出来,“二哥穿这身朝服,像小孩子调皮,偷穿长辈衣服似的。”
贾母也笑道,“哎,我就说差了点什么,政儿都二十了,这小脸还跟十七八岁时一样嫩呢。”
贾政窘着脸任太太小妹调侃,只能不停向林如海发出求救讯号。林如海苦笑着向他摊手,摇头表示爱莫能助,对未来的岳母和妻子他也只有认输的份。
这时就显现出贾珠的作用了,他啊啊两声就把贾母吸引过去,把儿女丢到一边,抱着宝贝孙子亲香去了。
母女二人队失去战斗主力,贾政立马就支棱起来了,对贾敏坏笑道,“前些天你不是给如海做了好几身衣服么,待会儿就要开家宴了,倒是拿一身出来给他换上啊。”
贾敏被调侃成了大红脸,跺着脚跑了。
林如海追了几步,又觉得有些失礼,回过头问贾政,“真给我做衣服了?”贾政笑道,“那还有假,张嬷嬷你跟姑娘过去,拿一件回来给如海换上。”宁荣两府热热闹闹的举办家宴,宫中的气氛却紧张肃杀,上午再次接到急报,皇上气炸了,把太子皇子和各部堂官骂得抬不起头来,江南大案也随之浮出水面。
扬州卫所上下沉瀣一气,向南洋海盗和倭国私卖军械和军粮,广东海军卫所被二者联手劫持了一条巡逻船,经逃回来的几位官兵上报,在倭船上看到了厂门朝廷制式火炮,这件事才暴露出来。
皇上气得拍御案骂人,万分后悔把贾代善调回京都,他坐镇江南时东南沿海风平浪静,这才离开几年啊,那群混账连军械军粮都敢倒卖了。他怒道,“兵部右侍郎贾代善,朕任命你为钦差大臣,提两千兵马前往江南调查此案,凡参与者只杀不押。吏部和兵部也拟个接任的官员名单出来,五日后随钦差前往江南上任。老五你去户部,随管理这次出差后勤的官员学习,你也老大不小了,应该担些事了。”
司徒衡和众位大臣躬身应是,生怕多说一个字皇上连自己也砍了。太子和三皇子虽然不满皇上的安排,也是一声不敢言语,皇上骂人的样子太吓人了,亲儿子也遭不住啊。
皇上骂到口干,扫视御案下的人,见一个个都跟鹌鹑似的缩着,这才满意了,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劫后余生的众人只能苦笑,躬身向太子和三位皇子告退,走出大殿看着天上渐收的雨势,才有了脑袋还在脖子上的踏实感。东平郡王和贾代善并肩走在连廊上,叹道,“凡参与的人都要砍头,怕不是得有几百人掉脑袋,先帝那会儿也不是没发生过同样的事,皇上何至于气成这样。”
走在两人身后的林侯轻声道,“单发生倒卖军械的事是不至于这样,但王爷不要忘了,前头还有顺亲王插手广东海外贸易和贩私盐的事呢,江南的外贸盐政和商业占了朝廷税收近七成,近几年却频频出现问题,皇上不生气才怪呢。”吏部和兵部尚书一起叹气,“虽说打蠹虫要紧,可一时之间让我们上哪儿找那么多官员填窟窿去,五天后就要走了,总得提前两天下任命书吧,几位帮帮忙,有合适的人选就不要藏着了,赶紧向我们推荐啊。”众人都答应下来,谁家还没几个等待进身的子侄了,舍不得孩子远离京都过两年再调回来就是,朝廷的官员定额就那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有机会肯定不能错过。
贾代善回府时家宴已经开始了,下了一整天的大雨在开宴前放晴,明净的天空上霞光灿灿,全家都说是好兆头。
贾政身穿朝服,先在祠堂拜过祖宗牌位,告知列祖列宗贾家又添了个有爵位的族人。
开宴后,贾政向族中长辈们敬过一轮酒,又受了晚辈的礼,这才坐下听戏享用美食。
林如海穿着贾敏亲手做的新衣服,美得直冒泡泡,夹菜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弄脏了。
贾政被这货暗戳戳的喂狗粮,正琢磨要不要往他衣服上泼点油出气,就听报说老爷回来了。
贾政和林如海随众人迎到仪门,贾代善紧走几步,拉住要下拜的儿子,哈哈笑道,“好小子,这份体面是你自己挣来的,不用谢我了。”贾政摇头,“老爷不必夸我,天下比我有本事的人多着呢,要不是祖父和大爷爷打下的这份基业,凭我自己怎么可能得到爵位。”贾敬笑道,“三弟不用自谦,家里再有体面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