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杨过纵马闯了进来,金轮国师等人也均是站起身来,以备不测。
但杨过却也不失礼数,等到了近前,他也是猛地勒马,那胯下烈马顿时扬起前蹄,发出一声声嘶鸣,那马蹄落地的刹那,也是扬起了一阵烟尘。
而此时站在台上的忽必烈,也是饶有兴致的看着眼前这潇洒立马的青年人。
忽必烈此时轻轻地磕了一声,那主座上的人,便也立即起身拱手说道:“呵呵,果真是英雄出少年,久闻杨少侠,少年英豪,本王一直无缘得见,今日一见果真不同凡响。请杨少侠上座。”说罢那人的手便指向了一旁的首席。
杨过将马勒住之后,也是细细的打量了一下四周众人。尽管他跟尼摩星,尹克西等人没见过面,但看这几人各异的长相与穿着,也能分得清谁是谁。
最终杨过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高台上的“忽必烈”,但那个“忽必烈”的眼神与杨过对视的刹那,却显得有些心虚,毫无王者的威严。
反而是他身边的“侍从”却是双眼炯炯有神的望着杨过,不但没有胆怯,那立身而站的姿态,更是平添几分王者之风。
杨过没有下马,他骑在马上说道:“四王爷,你我第一次见面,就这般慢待与我,是不是有些失礼呢?”
侍从假扮的“忽必烈”闻言连忙询问道:“哦?不知本王哪里怠慢杨少侠了?”
杨过轻笑一声说道:“我没问你!呵呵,穿上龙袍也像个太监。”
杨过望向一旁装扮成侍从的忽必烈说道:“四王爷,魏武捉刀这种小把戏,还是不要在我面前卖弄为好。”
闻听此言在场众人皆是心中一惊。
这假扮忽必烈的侍从是他的侍卫长,虽然两人的外貌有些差异,但杨过又没有见过真正的忽必烈,让他来狐假虎威也无妨。
但却不曾想,这假货却被杨过一眼识破。而且非但识破了,他还从身后站着的八名侍从当中,认出了真正的忽必烈。
众人也是不由得怀疑,以前杨过是不是见过忽必烈。
忽必烈没有答话,不知道杨过是不是在诈自己。毕竟“兵不厌诈”这种小手段,他平日里行军打仗可没少用。因此他也不动声色。
杨过见到忽必烈不言,又是笑道:“呵呵,莫非堂堂成吉思汗的后人,都是这般不敢露真容,藏头露尾的鼠辈?”
闻听此言,忽必烈也是绷不住了,在自己的军营之内,若是被“单刀赴会”的杨过看扁了,那以后他也没脸领军了。
忽必烈此时拍着手,缓缓走出了侍从的队伍,他说道:“呵呵,杨少侠当真好眼力。本王不过是想同杨少侠开个小玩笑,却被杨少侠一眼认出了,唉!算是自讨了个没趣。”
随即忽必烈挥了挥手,那名穿着他衣服的侍从长,也是恭顺的让开了位置,请忽必烈入座。忽必烈坐在金座之上,望向杨过说道:“本王听闻,杨少侠乃是本王郭靖叔父的义侄。本王父亲也曾与郭叔父结为安达。从此处论起,本王与杨少侠也算是半个本家兄弟,只是不知如今我叔父他老人家可安好?”
面对忽必烈这故意套近乎的话,杨过不屑的回答道:“呵呵,承蒙王爷挂念。郭伯伯正直壮年,身体也康健的很。郭伯伯如今正在襄阳厉兵秣马,来日率军北伐,把你们赶回草原去,想来也不过是举手之劳。”面对杨过这带刺的话,潇湘子等人也是颇为按耐不住,也都做好了动手的准备。
不光是他们,这校场的周围也是有兵马在频繁的调动着,只不过还未接到命令,只是默默地埋伏在与校场相隔甚远的地方。
忽必烈听完之后,倒也不气,他笑道:“杨兄弟此言差矣,那南朝皇帝昏聩无能,文武百官横征暴敛。本王兴义兵为江南百姓除暴,杨兄弟何必视本王如仇敌呢?况且杨兄弟乃是本王“自家弟兄’,这天下富贵,本王也可与杨兄弟共享。”
忽必烈这话虽有些水分,但他如今却也有对杨过的拉拢之心,他之前派人打探过,杨过如今虽名震江湖,但他却不曾在宋庭之内担任什么官职爵位。
以杨过的本事,若肯接受招安的话,他在大蒙古帝国可就不是世侯了,甚至也能做一个国王。杨过听罢笑道:“呵呵,承蒙四王爷厚爱,之前我已经同霍都王子说过了,我这辈子什么都敢做,还就是不敢做汉奸。好了!废话少说!我今日前来并非是为王爷你而来的,王爷你也不必害怕。正如你所言,我与你家长辈也有些交情,看在你家长辈的份上,今日我也不会取你性命。”
忽必烈闻言,只当是自己沾了郭靖的光。却不知杨过所指的长辈是他的姑母华筝。
不过杨过倒也不是不想杀了忽必烈。只是现在杀了忽必烈,除了能扬名之外,对自己的战略没有任何的正面意义。
为侠者自是可以快意恩仇,但为君者则需步步为营。
如今自己尚未成事,现在忽必烈这个外敌死了,高兴的只会是乃马真后和南宋君臣。
而对于自己却是毫无益处。
若要成就大业,还需纵横捭阖,平衡利用好各方势力才行。甚至必要的时候,养寇自重也未尝不可。他还需要忽必烈给南宋君臣施压,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而且忽必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