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月圆
八月十五,中秋已至,侯府一番热闹景象。廊庑下,亭台间,悬挂起各式琉璃彩灯,有做成玉兔拜月状的,有做成蟾宫折桂形的,更有叠成宝塔,绽如莲花的,内里烛火透过七彩琉璃映照出来,灯影摇曳,流光溢彩,将暮色中的府邸点缀得花团锦簇,如梦似幻。萧姝与萧婉自上午便从鹿鸣书院归来,进门先去了菩提堂给老太太请安,得了些赏赐,便一溜烟跑去了栖云馆,找崔楹嬉闹。“不过才三四天没见,我怎么觉得蟹黄胖了一大圈?"萧婉抱起那只愈发圆润的橘猫掂了掂,只觉得沉手得很。
萧姝掰着手指数道:“咱俩才来多大一会儿,我就见它吃了五只虾仁,两块牛乳糕,还有一整只炙鹌鹑,我的天呐,这是猫还是猪?怎么这么能吃。”崔楹立刻护短,伸手将猫儿接回自己怀里,挠着它的下巴,理直气壮道:“哪里胖了?我们这是在抽条呢,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再正常不过了。蟹黄在她怀里舒服地眯起眼,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俨然是被宠得无法无天。
这“蟹黄"的名字,还是崔楹亲自取的。
她当初想了许多文雅别致的名字,到最后都觉得不满意,正苦恼时,低头一看,只见小橘猫正埋头,在她碟子里津津有味地偷吃蟹黄蒸饺,腮帮子塞得鼓鼓囊囊,她就地取材,干脆就叫蟹黄了。
几人正笑闹间,少年清冷的声音自帘外响起,不高不低,清晰地传入里间:“祖母让我来传话,今晚中秋家宴设在后花园,不在菩提堂了,让你们收拾一下,稍后便过去。”
崔楹闻声望去,只见锦帘半卷,萧岐玉站在廊下,一身墨袍,身姿挺拔如竹,俊美的面容在渐浓的暮色与灯影中显得有些模糊,唯有一双凤眸,依旧深逐沉静。
他目光掠过屋内,在崔楹抱着猫的身影上短暂停留了一瞬,随即移开。“知道了。"崔楹应了一声,继续低头逗猫,也没看他。萧岐玉转身离去。
萧姝看着萧岐玉来去如风的背影,又扭头看看浑不在意的崔楹,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好奇道:“我怎么觉得你和七哥怪怪的?你俩是不是吵架了?崔楹抬起头,杏眸眨巴一下:“我俩不一直都这样么,井水不犯河水,多好。”
萧姝“哦"了声,也没多想,转而便说别的了。崔楹手摸着蟹黄的背毛,听着萧姝说话,时而点头摇头。思绪却不由得飘远。
其实是有不对劲的。
即便她和萧岐玉过去便极为不对付,但两个人勉强还能共处一室,总还维持着基本的相处。
可自从那日……珍珠衫之后,他便跟换了个人似的,不再跟她互呛斗嘴,甚至寻了个由头,搬去了前书房居住,连着好几日夜晚都没踏进栖云馆的门。不过崔楹并不在乎。
她心心想:不回来正好,没他在我眼前晃悠,我睡觉连寝衣都不必穿,光着身子裹着柔软丝被,不知有多惬意呢。<2哼,谁稀罕他回来。
桂花飘香,一轮皎洁圆月高悬天际,清辉照耀。花园内,临水而建的亭台早已布置妥当,四周纱幔低垂,既能挡风,又不妨碍赏月观景,亭下灯火通明,映照着水波粼粼,与空中明月交相辉映。王氏被儿孙簇拥着,笑声不断,特地吩咐婆子将刚出炉的月饼端来,先给孩子们尝尝。
月饼是府里点心厨子特制的,模子印得精致无比,馅料用了上好的枣泥,松仁,火腿,还掺了捣碎的干玫瑰花瓣。
崔楹咬上一口月饼,只觉得唇齿生香,回味无穷。可她没有细品,而是下意识望向了横设亭中的屏风,心想:不知道萧岐玉会不会觉得好吃。
宴席分设男女两边,以一道绘着山水烟雨的绢纱折屏略作区隔,既保全了礼数,又不至于完全隔绝欢声笑语。
男宾席那边,气氛正酣。
各房都到齐,就连忙于督建帝陵的四房,在兵部常年外派出使的三房,皆回到家中,陪伴妻儿老小过节。
“老七,你发什么呆?”
萧衡看着自落座便神色沉静的萧岐玉,总觉得他心情不佳,周身的气势比这秋夜还凉上几分,不像是来过节,倒像是来守灵的。清风过境,亭下池水皱起涟漪,明月映入水面,虚幻朦胧。“没什么。”
萧岐玉摇过头,兀自斟满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萧衡道:“你这样子可不像没什么,怎么,和三娘吵架了?”萧岐玉没说话,目光落到屏风上,准确地分辨出崔楹的剪影,她发髻上摇晃的步摇,幅度明显比他人要跳脱,与主人一个性子。1吵架?他倒希望能和她痛痛快快吵一架。
可为什么而吵?为他那些日益滋长,见不得人的心思吗。若让崔楹知道他这几日夜里都在想什么,她定会厌恶他至极,觉得他龌龊不堪,与他老死不相往来吧?
想到那个可能性,萧岐玉眼底隐约翻出猩红之色,握着酒盏的指节都在因收紧而泛白。<1
老死不相往来……
绝不可以。
开宴后,酒过三巡,王氏陪着孩子们笑闹两场,不觉便已乏累,经秦氏劝告过后,便由丫鬟搀扶着坐上步辇,回到菩提堂歇息去了。王氏一走,几房的女眷各去了大半,崔楹嫌园子里放不开,特地请上几个妹妹,连带着丫鬟们,回到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