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大臣被说服了。】
【而另外一些思维敏捷的大臣,则皱起眉来,含有疑心。】
【此时此刻,李宽目光冰冷,扫视着他们身上的神情。】
【随即,冷哼一声:“哼!幕后之人敢在朕登基第一天搞鬼!”】
【“其心可诛!!!”】
【“查!给朕不惜一切代价的查!”】
【“查到是谁,抄家!”】
【“夷三族!!!”】
【“狄爱卿,你来接手此事!”】
【狄仁杰应道:“是,陛下。”】
【“臣定会查出真相来。”】
【就此,一场波及甚广的大案席卷而来!】
【长安再次动荡不安。】
【与此同时。】
【李宽也派人去告知撤回来的苏定方等人,让他们原地驻兵,挡住吐蕃各国的大举侵犯。】【并且,派人去接处于定州的楚王妃等人来长安。】
【一阵子过后。】
【在天君皇帝的治理下,长安渐渐地安稳下来。】
【可暗地里的风波,并没有减少。】
【而长安外,也是层出不穷的麻烦。】
【像各地的封王以及提前被李承乾送出去的太子李象,开始联合在一起,派出大军攻打长安。】【好在,薛仁贵、黑齿常之、程务挺等人领兵能力非凡。】
【在他们的带领下,那些封王联军被击败了。】
【封王大多也就投的投,降的降,死的死。】
【至于李承乾之子李象望不能为父报仇,则自缢而亡。】
【此外,一些盘踞于各地的反贼也见风使舵。】
【大多数都接受了长安的诏安。】
【自然,还有一些舍弃不了荣华富贵,继续作乱。】
【之后,便被天君皇帝的大军踏平。】
【同时,先前沦陷于黄巢兵戈下的各大州。】
【由于当初有提前规划,兵分两路,一路是楚王他们带兵攻打长安,另一路是裴行俭去收服黄巢地盘。】
【因而,在李宽登基不久后,就把沦陷于黄巢兵戈下的各大州都收服回来。】
【并派人治理,让其重新恢复了秩序。】
李象瞅见自己的结局后,一脸无语.…”
好消息,不是我提前死了。
坏消息,后面还是被楚王击败了,落得个悲催的结局。
唉,只能说这是个天意啊。
李世民则眉头紧紧锁着,陷入深思中。
到现在了,我怎么还是有点看不懂啊?!
那个逆子到底是以承乾之死谋划什么?!
等等,想到了,他该不会是做那种事?
不会吧?!
若为真,那还真的出息了。
他脑中含有了个答案,但不确定。
房玄龄也对此感到困惑。
楚王登基后,手握兵权,却还这么大费周折的。
是想做什么事?!
那估计只能是为了铲除寄生于大唐的毒瘤了。
一想到这,房玄龄啧啧称奇,楚王也太有魄力了,真不怕这一下把自己的皇位给弄没了啊。李泰对他这么快掌控大唐局势,愤懑不已。
这家伙真的好运。
手底下能人异士辈出。
所以在临走之前,要不要暗杀掉那些家伙呢?!
李治等人也特别馋楚王手底下的将领谋士。
可惜的是,他们也只能看着了。
【徐州!】
【分割吐谷浑(原大唐灭掉国家后所占据的地盘,可因为苏定方退去,现被吐蕃联军占据)与大唐的交通要地。】
【退居于此的苏定方,收到了来自长安送来的密旨。】
【顿时大吃一惊:“这、这!唉!”】
【可话到嘴边,也不知道说什么了,只能是连连叹气。】
【“罢了罢了,只能是如此了。”】
【“来人,去召集各位将军来。”】
【不一会儿,那些将军陆陆续续地来了。】
【“将军,又出什么事了?”】
【“怎么又急急忙忙地让我们来。”】
【苏定方:“长安剧变,楚王殿下已登基。”】
【一些突厥将领纷纷色变:“什么?!楚王他!!”】
【其他人也哗然。】
【“将军,那现在怎么办?!”】
【“将军,原来的陛下呢?”】
【一连串问题纷纷袭来。】
【苏定方一脸头疼:“你们一个一个来。”】
【他吞吞吐吐的说道:“至于原先的陛下,在禅让给楚王殿下后,当晚归天了。”】
【“这,这。”】
【“定是被楚王贼子所害。”】
【“没想到我们才离开长安这些日子,就改换新朝了。”】
【效忠于李承乾的将领,直接发问:“将军你什么打算,带兵打回长安吗?!”】
【苏定方摇了摇头:“不!”】
【“不打回长安。”】
【“当今陛下已经让我们原地驻守,守住吐蕃联军的进攻,让大唐百姓不受凌辱,让大唐疆域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