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解释晕了(1 / 3)

第82章解释晕了

今天中午,康熙带着十几个大臣和三个年长儿子,去南巡路线经过的一些人家家中访查,这完全是康熙临时起意。

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信息,他总喜欢在深入民间的时候亲自向民户询问他们的日常生活。

【老登安排得很好,但大学士李光地等人却是一脸懵逼地接了老登的人工电话,换了件衣服到老登这里报到。这是又整什么幺蛾子呢?老登表示他想去附近的农户家借一杯茶喝,希望大臣们与他一起去,尤其是曾经在直隶任过巡抚的于成龙要跟着。】

画面上,于成龙微微抬起头。

【于成龙比所有人都要懵逼,干啥啊还点我的名,我刚还忙着呢,连蹲坑都没有蹲完你叫我就来了,咋又让我必须去的啊。】在驿站被皇上叫到一起看光屏的大臣们全都同情地看向于成龙,你说你的表情咋就是那么回事呢。

于成龙抽了抽嘴角,那时他的确就是在蹲一一一坑。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小隐不会看他蹲坑了吧。

这个东西怎么一点都不像神迹祥瑞,更像是邪里邪气的妖孽啊。【老登说咋了吧,天津还是你直隶的地方,虽然你现在不在直隶干了,但是再来回访应不应该,有问题你继续负责应不应该?于成龙心说应该个啥啊,有问题那也不是我的问题啊。最后还是算了,谁让人家是皇帝,自己也不能跟皇帝讲道理啊。】

光屏前的于成龙想起身,康熙抬手制止,再次申明:“朕希望众位爱卿知道,小隐的解说太过荒诞,因此朕并不会以此作为处罚、审判各位的依据。尔等,有则改之,朕不追究。无则加勉,朕会奖赏。”皇上的这颗定心丸,算是安了所有人的心。而且小隐今天要讲令皇上开心的事,大家也可以放心。

重新把视线放回到光屏上。

“谁啊?"画面上出现一个打开篱笆门的老婆婆,康熙站在门外,温和道:“我们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想借您家的一碗水喝。”【老登很会说话,老婆婆给打开了门,热情地把这些人迎进来,老婆婆说儿子啊儿媳啊,快给远道而来的客人准备热茶。老婆婆一家人都在家,这让本来就是出门找人聊天的老登很开心。】

老婆婆给其他人让座,大家拘谨地接过小凳子,局促地坐下来。【老登问了这家人今年收入如何,一天吃几顿,每顿吃得饱不饱。大臣们老担心了,就怕这些人说出来什么不合适的话。老婆婆招手让她儿子过来专职跟老登聊天,老婆婆儿子喜悦地表示咱们今年的年景还算不错,吃两顿稀的一顿干的,过得可满足了。】

欢快的背景音乐消失,老婆婆的儿子铿锵有力地:“如今是圣人临世给我们好日子过,别的不说,只说当今圣人的年号康熙,这两个字就有好意头呢。”【大臣们的一脸懵逼更加懵逼,这是高手啊,说得可太好了,来来来,这个位置给你坐,大清朝廷没有你的一席之地我不服。】康熙笑道:"说说。”

再一次看到这一幕,康熙还是表情柔和,他不信这能有什么猫腻,乡间俚俗最能反映老百姓最真实的想法。

而得到百姓们的肯定,对他来说是最满足的事情。此时,大光屏上只剩下老婆婆儿子的笑脸:“康熙康熙,康泰顺顺。说真的啊,自从一一一”

声音消退,小隐冒头:【来自相声之乡的在野选手成功用几句话把老登忽悠瘸了,什么你跺你也麻你来你也康熙啊。给老登整得本来的六分怀疑也变成了三分,康泰顺顺直接说到老登的心窝里,要不是大家的官都是考上的,老登高低要给人家封个官。】

画面切换,大臣们的表情跟康熙比起来更温馨更满足。【大家伙看着这个小伙子心道好家伙,幸亏没有让这小子进入官场,这么能哄人的我们头一次见。】

此时的大臣们发誓,当时的他们谁都没有认为那个农家小伙子是唬人的。顶多觉得他会说话而已。

【老登愉快地离开了农家,颇有感慨地跟他的臣子说这就是当官为民做主的意义。反应过来的大臣们擦汗表示,幸好当地官员动作快,这是提前给南巡路线附近的人打好了招呼了吧,要不然能说出他们都没有听说过的民间俗语?】康熙看着光屏,眉头缓缓皱起。

“你们都反应过来了?”

大臣们:刚才还说会因为小隐的解说而给他们定罪呢?胤祉站起来说道:“皇阿玛,小隐一定是瞎说的。”大臣们才跟着解释,黄上我们什么也不知道啊,我们是跟您一路走来的,怎么能知道他们当地的安排呢。

【如果老登出门后再回去就能发现真相,农户儿子刚送走康熙,跟他们家隔着一个矮墙人家里出现一个人。这个人笑话农户儿子,铁牛啊想不到你还挺会瞎编的,我只听说过康熙康熙吃糠拉稀,什么时候有人说康泰顺顺了。铁牛不好意思地表示,这是上面连夜通知的看见陌生人咱得颂扬朝廷,要不然咱们都别想好过。】

光屏上的画面又是喜欢,把人们带到另一个场景。黑夜笼罩着大地,有人披着星光举着火把,半夜惊扰起睡得正香的庄稼人,火光下那个骑在马上的人的脸显得有些狰狞。【“你们应该都知道,皇帝老爷要南巡了,经过咱们这里天津,你们这些人尤其要注意,如果碰见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