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传递回来的讯息,被迅速而隐秘地送抵京城
经过缜密研判,一个决定被下达:可以接触,耐心倾听,但绝不轻易亮出底牌。
于是,一条极其隐秘的沟通渠道在港岛地区悄然建立。
中方代表神色沉稳,面对美方特使焦急而隐含傲慢的询问,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耐心。
“对于贵国所称的“民用科研飞机’误入我领空并失联一事,我们表示关注。”中方代表的开场白平静无波,“我们一贯致力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对于任何在我国领土上发生的事件,都会依法依规进行调查。”
美方特使急于切入正题:“我们最重要的关切是机上人员的生命安全。
他们是无辜的科学家,必须基于人道主义原则立即获释并返回家园。
此外,飞机的任何残骸都应归还我方。”
中方代表微微倾身,语气依旧平和,但内容却让美方心中一沉:“您提到的“人道主义’,我们完全赞同。
我们也相信,任何行为的处理都应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厘清事实的基础之上。
飞机的性质、其飞越的航线目的,以及是否涉及对其他国家安全利益的损害,这些都是需要首先明确的基本问题。
在事实未能全面澄清之前,谈论其他事宜为时尚早。”
这番话绵里藏针,既点明了对方行为的侵略性(“飞越航线目的”、“安全利益”),又将“人道主义”与“尊重事实”捆绑,巧妙地拒绝了对方立即放人的要求。
谈判陷入了僵持。
美方发现,对方似乎并不急于用飞行员和飞机换取短期的经济利益或整治让步,这种深不可测的平静反而让他们更加不安。
那就证明,东方大国能够得到超越他们许诺出去的那些经济和整治利益!
谁给的?
谁能给?
谁敢给?
毫无疑问,是苏联!
大老美来的特使脑袋嗡的一下,感觉自己要炸!
他可是太清楚,飞机和飞行员落在苏联手里会带来什么样的可怕后果。
必须要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不惜任何代价!
但特别使者非常明白,以自己的权限,貌似做不到那等程度的决断。
这非常的要命。
与此同时,在与苏联的谈判桌上,气氛却呈现出另一种胶着。
伊万诺夫面对中方那份几乎涵盖了一个现代工业国所有核心需求的清单,感到一阵阵头晕目眩。这还没完,针对飞行员,居然还有另外一份长长的清单!
要命!
然而,克里姆林宫传来的指示却异常明确:不惜代价,最快速度拿到飞机和飞行员脑子里的一切!这背后是苏联更深层的战略焦虑:他们不仅渴望得到美国的技术秘密,更极度渴望弄明白中国究竟是用什么方法,两次如此完美地“留下”了这些高空幽灵。
这种未知的能力,让苏联感到前所未有的警惕和……一丝恐惧。
而且他们也非常清楚,别看现在苏联和东方大国之间关系无比的紧密,但是,如果西方国家为了战略上的考量,不计成本,不惜代价的拉拢东方大国,他们未必不能改一个老大跟随!
那时候就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战略失误,地缘整治上也将会发生惊天巨变!
巨大的战略需求压倒了成本考量。
经过无数轮艰苦的、字斟句酌的争吵,一份前所未有的、庞大到足以改写一国工业命运的无偿援助协议,终于艰难地达成了框架。
协议的核心包括:
1.即刻交付数套完整的萨姆-2防空导弹系统及全部技术资料。
2.全面提供米格-19战斗机及其雷达、导弹系统的核心技术专利和生产许可。
3.援建一系列配套的先进工厂,并提供海量的工业设备、能源和原材料。
4.大幅减免对华债务,并提供新的低息贷款。
5.共享对两名美军飞行员的问询评估结果(苏联专家参与)。
作为交换,苏联将获得那架近乎完整的RB-57D侦察机、其所有侦测设备的优先研究权,以及与中方专家“共同研究”的资格。
这份协议,如同一剂强大的肾上腺素,注入了新中国工业化略显瘦弱的躯体。
而关于那两名飞行员,中苏之间也达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他们的“故事”和“证词”,将成为社会主义阵营揭露美西方秦略行径的强大武器。
他们的最终命运,将被严格保密,成为未来与华盛顿进行更深层次博弈时,一张可能被打出的王牌。面对西方特使的追问,中方的回应开始变得更加意味深长:“相关人员的健康状况是稳定的,但他们所参与事件的复杂性,超出了简单的人道主义范畴。
解决问题的钥匙,或许并不仅仅在我们手中,更在于贵方能否以真正务实和诚恳的态度,为双方创造合适的氛围。”
这话传递出的信号再明显不过:放人?
可以谈。
但不是现在,也不是这个价码。
想要人,华盛顿需要拿出更能体现“诚意”和“尊重”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