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回家(2 / 4)

到了什么:“爸,您下午为了我的事,肯定没少麻烦您那些老战友、老关系吧?人家肯帮忙打听,咱们有必要当面跟他们道个谢,也顺便听听他们更详细的说法,或许有些政策面上的细微动向,电话里不方便说呢?″

“好,应该去,是得当面去谢谢人家。"林建国连连点头。第二天上午。

林颂跟林建国拜访了一位林建国早年调去计委的老上级。老上级鬓发皆白,但精神置铄,谈起过去部队岁月激情澎湃。林建国在一旁多是附和与回忆,林颂则安静地倾听着,适时地为长辈续上茶水。

当话题不经意间转到当前各地方工业布局和调整时,林颂捕捉到了一个机会,她声音温和却清晰地插话道:“首长,听您刚才说起东北老工业基地设备更新换代的事,我想到淮省山区的一些三线厂,比如六五厂,很多设备也是当年大会战时从各地调拨去的,现在维护起来成本高,效率也跟不上。不知道部里和让委在规划时,对这类厂的技改和后续发展,有没有一些通盘的考虑?”老上级闻言,看了她一眼,放下茶杯:“哦?小林同志对厂里的情况很了解啊。这个问题提得好,确实是个现实困难。”“六五厂,“他沉吟了片刻,像是在记忆中搜索着什么,“淮省工业厅有个姓谭的同志,谭永进同志一一”

淮省工业厅,林颂心中猛地一动,这可是六五厂的直接上级管理单位。“对,谭永进同志,"老上级语气肯定起来,“我以前在部里开会时接触过几次,是位懂技术、干实事的领导,他对下面厂子的困难还是比较了解的。”说到这里,他目光转向林颂,带着长者的提点意味:“小林啊,你们厂如果确实存在这类普遍性的困难,可以尝试整理一些具体的数据和案例,形成一伤有理有据的简报向领导汇报一下。让领导听到最真实的声音,了解一线的具体情况,对于未来的政策规划和资源倾斜,总是有好处的。”林颂没想到这次拜访会有这样重大的收获。她原本只是想了解一下林建国的人脉网络,露露脸而已。林颂无比郑重地点头,语气诚恳:“谢谢首长指点,您这话真是让我们基层的同志看到了希望。回去后,我一定认真梳理情况,努力学习,争取能为厂里的发展尽一份力。”

林建国在一旁也连忙跟着道谢。

林颂和韩相是晚上的火车。

吃完午饭。林建国看着身边即将分别的女儿,心里涌上一股不舍。他想说些叮嘱的话,却又觉得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林颂察觉到了林建国那份欲言又止的情绪,提议道:“爸,下午我们一家人去照相馆照张相吧?“又顿了顿,语气里带上一点怅惘:“省得时间长了,您想不起我样子了。”

林建国带着急切和心疼:“瞎说!爸怎么会想不起你!净胡说八道!”周美娟目光落在林建国激动而不舍的脸上。不对劲,太不对劲了。

林建国对林颂…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热切了?但不管怎么样,林颂马上要走了!

这几天,她觉得自己就像个戏台上的丑角,时时刻刻都得绷着,陪着演那一出出母慈女孝的戏码。对着林颂,还有那个怎么看怎么碍眼的韩相,说那些言不由衷的关怀话,说得她自己都恶心。

“好啊好啊,是该照一张。颂颂和小韩这一走,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周美娟表现得十分积极。

林建国看着周美娟那掩不住的轻松愉快,心里生出了浓浓的不满。不过当着林颂和韩相的面,他不好发作。

“我这就去给小薇打电话,让她和明轩赶紧过来。“周美娟说着,起身要去拿电话,“咱们照个齐全的全家福。”

“算了美娟。“林建国却出声阻止了她,他看了看墙上的挂钟,“下午就这么点时间了,颂颂和小韩晚上还得赶火车,收拾东西、去火车站都得时间。小薇他们过来一趟也不近,别折腾孩子们了。就咱们四个照吧。”周美娟心里有点不乐意,但林建国的话也在理,时间确实紧张。于是她脸上立刻又堆起笑容,从善如流地说道:“也是,你看我,光想着热闹了,那就咱们四个照。我马上去换身鲜亮点的衣裳。”照相时,林建国和周美娟坐在前面,林颂和韩相站在后面。镜头定格下这一幕全家福。

下午,周美娟陪林建国一起把林颂和韩相送到火车站。周美娟觉得虽然这次没能如愿给林颂添上大堵,但反正林颂就要走了,她就不信,隔着千山万水,林颂还能翻出什么浪花来。她开始盘算晚上做点什么林建国爱吃的菜,再说说林薇和李明轩的趣事,尽快把林建国的心思拉回到眼前的生活里来。至于那张照片一一

回去后找个特角旮旯的地方放着就好了。

送完林颂和韩相,两人回到家已经深夜了。林建国站在客厅,背着手,仰着头,目光在空白的墙面上来回丈量。“老林,你看什么呢?快把外套脱了,歇会儿。“周美娟走过来,有些疑惑。林建国像是没听见,他伸出手臂,用手指虚虚地比划着一个方框,左右调整着位置,嘴里还喃喃自语:“嗯,挂这里正好,高度合适,一进门就能看见。”周美娟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脸色微微变了变:“你……是想把这新拍的照片挂这儿?”

“对,就挂这儿。"林建国语气肯定,没有丝毫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