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丝巾
子弟学校开学报到的日子到了。
韩相因为有个紧急会议走不开,于是林颂带着韩里去学校报道。子弟学校就在县城边上,离六五厂不算太远。校舍是几排红砖砌成的平房,围出一个大大的操场,看起来虽然简陋,但打扫得干干净净,比起小河村的学校条件好了不止一星半点。男生宿舍八人一间,韩里的床位是靠窗的一个上铺。一切安排妥当,林颂领着韩里去见了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挺和气的女老师。林颂简单介绍了下韩里的情况,说了句"孩子交给学校,麻烦老师多费心”。老师态度很客气:“林干事放心,韩里同学成绩好,到了我们学校肯定会跟上进度的。”
两人逛了逛校园,林颂指了指窗外不远处的一排平房:“吃饭的地方在那边。”
她嘱咐道:“以后按时去打饭,注意卫生,别吃不干净的东西。钱和粮票放好,别丢了。”
韩里用力点头:“嗯,我知道,嫂子。”
林颂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便对韩里说:“行了,你跟新同学认识认识。周末回家吃饭,记得路吗?”
“记得记得,嫂子你放心。"韩里挺起小胸脯保证。林颂点点头,没再多说,转身往家走。
韩里一直把林颂送到学校门口,看着嫂子的背影消失在拐角,心里既有点离家的怅惘,更多的是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兴奋。刚出校门,林颂听到一个略带惊喜的声音:“林干事?真巧啊!你也来送孩子?”
林颂抬头,看见一个女同志正笑着看她,有点眼熟,一时想不起名字。那女同志说道:“马大姐是我妈,上次活动咱们见过。”“哦,刘姐,"林颂想起来了,“我来送我爱人的弟弟来报到。”“哎呦,那他成绩肯定不错吧。“刘姐立刻夸赞道,语气热络,“住校好,锻炼人!我家那个皮小子也住校,就在初一三班。以后让他们小哥俩多亲近亲近,互相有个照应。”
“嗯。"林颂微笑着应和。
刘姐是个健谈的人,一路上嘴就没停过。说着说着,她一脸关切地问林颂:“林干事,你年纪也不小了吧?打算什么时候要个孩子啊?”这问题有些突然,林颂淡淡笑了笑:“厂里事多,等等再说吧。”“哎,工作哪做得完呀。“刘姐摇着头,“我趁年轻,恢复得快,老人也还能帮把手。”
林颂心里有些无奈,但面上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不急。”分别时,刘姐热情地邀请林颂有空去她家玩。林颂客气地应下了。
心里却想,这种过于热络的家长里短,她还是敬谢不敏。韩相被任命为厂长秘书的通知下来了。
这天上班,林颂拎着暖水瓶去打水。还没走出办公室门,就被张大姐一把拉住:“哎呦小林,快放下快放下。”
说着就不由分说地把暖水瓶塞给了旁边一个年轻干事。林颂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有些措手不及。“林颂啊,快来坐快来坐,"另一位平时关系泛泛的李干事,赶紧搬过一把椅子,“你说说,你这眼光啊,真是这个。”她说着,翘起了大拇指,脸上的羡慕和赞叹几乎要溢出来。这一下像是打开了什么开关,办公室里其他几位大姐、阿姨也立刻围拢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
“可不是嘛,林干事你这眼光也太毒了,当初小韩同志刚来厂里那会儿,谁能看出来他有这造化?"一个干事拍着大腿说道,声音洪亮。“就是就是,那会儿我们还私底下替你可惜呢!"另一个接口道,语气里充满了事后诸葛亮的感慨,“你说你林颂,京市来的,有文化有模样,工作又好,怎么就找了个农村小伙呢?虽说模样是周正,可这过日子,光模样顶啥用?现在看看。真是我们眼皮子浅了,人家韩相那是真人不露相。”“是啊,这才多久?人家摇身一变,成了厂长秘书。“张大姐又抢回话头,“这升迁速度,咱们厂里找得出第二个?”“林干事你真是慧眼识珠。"李干事总结道。众人纷纷附和,各种夸赞之词不绝于耳。
被围在中心的林颂,脸上始终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她目光扫过众人,落在一旁笑呵呵看着这一幕的马大姐身上。她适时开口,将功劳巧妙地引了过去:“各位大姐可别这么夸我,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说起来,这缘分还是马大姐给牵的线呢。要不是马大姐热心肠,我上哪儿认识韩相去?得谢谢马大姐才对。”这话一出,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马大姐。
马大姐脸上笑开了花,心里受用无比。她连连摆手,嗓门一如既往地洪亮:“哎哟可别这么说,我那就是牵个线,搭个桥,缘分到了,拦都拦不住。主要还是你们俩自己看对眼了,这叫天公作美,我可不敢贪功。”说实话,马大姐也没想到韩相这么有出息,她一开始看好的是张连成。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还是林颂眼光独到。
这时,一个似乎知道些内情的女干事,突然插话:“诶?我咋记得……当初马大姐最开始给林颂介绍的,好像是机修车间那个张连成张师傅吧?后来才换的韩相?”
“原来如此……“有人立刻接口,带着点后知后觉的恍然和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兴奋,“怪不得张连成跟韩秘书不对付呢,原来根子在这儿啊。这换谁心里能没点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