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第37章 账册惊变,老臣姿态异往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账册惊变,老臣姿态异往昔(2 / 3)

、监运御史的名字吗?”

他的眼神平静,却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像块浸了冰的铁,冷得发硬。

韩文彻底懵了。

大脑一片空白,像被人兜头泼了盆冷水,从头凉到脚。

他张了张嘴,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嗓子干得发紧,像卡了沙子:

“有……有几个押运官的名字,都是漕运总督衙门的,还有……”

他犹豫了一下,牙齿咬了咬下唇一一接下来的话,可是要捅马蜂窝的。

但刘健的眼神太沉,他不敢不说,还是咬了咬牙,说了出来:

“还有吏部文选司的三个笔帖式,在核账的时候收了好处,把损耗单子改了,多加了十万石的“霉变’记录。”

谢迁拿起账册,迅速翻到记录差额的那页。

指尖划过纸页“沙沙”响,目光扫过那些名字,没有丝毫停顿。

“这些人,都是谁的门生?或者跟哪个衙门有牵扯?”

他的语气很平静,像是在问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一一比如“今天天气如何”。

仿佛这背后没有什么复杂的利益纠葛,没有什么文官集团的“体面”要维护。

韩文的心跳漏了一拍,“咯噔”一下。

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胸口闷得发慌,像压了块石头。

“有……有两个押运官是张锐的同乡,之前靠着张锐的关系才补上的缺。”

“还有两个笔帖式,是……是前吏部尚书焦芳的远房亲戚。”

焦芳是刘健的老部下,当年还是刘健举荐他做的吏部尚书。

这话一出,韩文的额头都冒了汗一一他怕刘健当场翻脸。

可刘健只是“哦”了一声,脸上没什么表情。

忽然开口,打断了他的话,声音斩钉截铁,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陛下让查账,就是要弄清楚这些猫腻,不是让咱们捂着盖着。”

“咱们做臣子的,得为皇上尽心办事儿,不是为了给“自己人’当保护伞。”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重重地砸在韩文心上。

震得他耳膜嗡嗡响,连站都有些站不稳。

他愣愣地看着刘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还是那个总说“文官是社稷根基,要护着读书人体面”的首辅吗?

怎么突然变得如此坚决?像换了个人似的,连老部下的亲戚都不护了。

谢迁也跟着点头,附和道:

“首辅说得是。”

“陛下刚登基,正是整顿吏治、充盈国库的时候。”

“这些烂账,早一天查清,朝廷就少一天损失,边镇的士兵就多一口粮吃。”

“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捂着掖着,最后都烂在地里。”

韩文彻底懵了,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场迷雾之中,看不清方向。

他眨了眨眼,又看了看谢迁一一这位次辅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干脆了?

前几天讨论张锐案时,他还说“得给文官留条后路,别赶尽杀绝”,怎么现在态度转变如此之大?比翻书还快。

“二位大人……”

韩文试探着问,声音发飘,像踩在棉花上:

“你们的意思是……让我继续查?不管牵扯到谁?”

“我的意思是,查。”

刘健的声音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

拳头在案上轻轻一砸,“咚”的一声,震得案上的茶盏都晃了晃。

“不管牵扯到谁,是张锐的人,还是焦芳的亲戚,甚至是六部的堂官。”

“都得查清楚,一个都不能漏。”

“该罚的罚,该抓的抓,该抄家的抄家,不能含糊。”

谢迁补充道,语气里带着前所未有的爽快:

“韩尚书要是有什么难处,尽管开口。”

“需要调人手,内阁可以给你批条子,从都察院调御史帮你查。”

“需要查旧档,通政司、兵部那边,我们去打招呼,让他们全力配合。”

“谁要是敢给你使绊子,你直接报我们的名字,我们替你撑腰。”

韩文的脑子嗡嗡作响,仿佛有无数只蜜蜂在耳边飞舞。

他觉得眼前的两位阁老,像是被人换了一样,完全变了个人。

从前查账,他们是拦路虎,千方百计地阻拦,生怕查到自己人的头上;

现在查账,他们反倒成了助推器,不仅不拦着,还全力支持他查下去,甚至主动给他“撑腰”?这转变,比戏文里的变脸还快。

“可是……”

韩文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心里充满了疑虑,像揣了只兔子。

“这里面……有不少是咱们文官集团的自己人。要是都查了,怕是会……”

刘健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像藏着话,却点到即止:

“韩尚书,咱们是大明的臣子,不是“文官集团’的臣子。”

“皇上信任咱们,让咱们辅佐朝政,不是让咱们拉帮结派,结党营私。”

“要是连几本账册都查不清楚,连几个贪腐的官员都不敢动,怎么对得起皇上的信任?怎么对得起大明的百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