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都重生了,谁还当演员> 第549章 中韩合拍,登峰造极《小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9章 中韩合拍,登峰造极《小姐》(1 / 4)

第549章 中韩合拍,登峰造极《小姐》

92年中韩正式建交,两国电影业才出现更多的交流和互动。

进入2000后,中韩电影合作步入新轨道,起初两国合作以中方提供外景地拍摄为主,如《飞天舞》、《七剑》等。

03年开始,出现了以投资、人力合作为主的合作方式,丰富了合作内容,开启了新阶段,这种合作模式一直被沿用。

从新世纪到2008年,是双方合作的萌芽期。

09年之后,就是合作的探索时期。

2009年出现了一批中韩共同投资、共同制作的电影,拓宽了中韩电影合作的深度,如《非常完美》、《跟我的前妻谈恋爱》、《人狗奇缘2》、《晚秋》等。

最近中韩双方都有意加深合作,增大合拍片的质量和数量,促进两国电影产业,实现共赢。

再过两年,2014年两国就会签署《中韩电影合拍协议》,两国合拍电影进一步增多,《第三种爱情》、《赏金猎人》均在此基础上产生,两国的电影产业交流进入春天。

这个阶段是繁荣期。

说实话……韩流真的太恐怖了。

要不是突然出现限韩令。

内娱都要被棒子的演员和爱豆给打残了。

打不过,根本打不过……

棒子演员和爱豆,简直就是流量密码。

中韩合拍的次数很多,看起来很不错,而实际情况却非常糟糕!

意识形态、社会体制、文化差异,只是小问题。

制作体系上的不同导致利润分配不均,才是大问题。

谁都想吃最大的蛋糕。

别看东大拥有广阔的娱乐市场,但在与棒子的谈判中,一直处于下风。

这跟东大的万邦来朝的朝贡有关系。

我们对于投诚的小弟,从来都是很慷慨的。

不怕周边闹,就怕周边跪着喊穷……

在中韩建交的基础上,今年双方娱乐文化经济开了一个超大的口子,比好莱坞的口子还大。

作为后来者,李明洋感觉这是上面的文化大战略。

合纵连横,形成中韩两国亚洲文化圈,对抗好莱坞的船坚炮利!

一个国家如果连自己的电影院都守不住,那还谈什么文化?

上面的政策是这样的,老大哥带小弟混。

从国力上看是这样。

但内娱在韩娱面前,根本不是什么老大哥……

一个非常残忍的事实就是,别看国内三大拿了不少,棒子零蛋。

但棒子的电影工业比国内强太多了!

之所以会这样,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历史问题。

国内学阀鼓吹文艺,商业电影发展的很晚。

而棒子是文艺商业双剑齐走。

是世界上少见的商业文艺电影综合体,文艺片和商业片的界限很模糊。

即便是文艺片,也能在棒子本土拿到非常疯狂的票房。

编剧中心制的棒子,拥有堪比好莱坞的内容创作系统,编剧权利大的一逼,大导演的必备技能就是拥有写剧本的能力。

而国内的导演,大多数都是出身于摄影。

这就造成一个分歧,那就是国内电影在大场面的拍摄,画面分镜、布局都非常优异。

但能讲好故事的导演,非常非常少。

棒子电影整体对大场面把控不足,乡土气息重,拍摄采用大量近景,怼脸拍。

但棒子导演讲故事能力非常牛逼!

中韩合拍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做主的人太多、文化差异、沟通障碍等等,经历多次失利之后,开始走上翻拍的道路。

主要是内地翻拍棒子的优秀电影。

翻拍片上限不高,但下限贼稳。

因为内地翻拍的主要是棒子最拿手的喜剧片和爱情片。

成本贼拉低。

直到重返二十岁,在国内小爆,中韩合拍才真正找到正确的合作方式。

一剧两拍,中韩双生版!

李明洋一边应酬,一边思考中韩合拍片的种种。

吃完了饭。

众人移步屏风后面的休息区,开始谈事情了。

李明洋想着中影和cj的高层一桌吃饭,把自己叫过来,肯定是聊中韩合拍的事情。

中影和cj合作,他是能接受的。

乐天!他是打死都不会接受的。

谁知众人聊的并不是中韩合拍,真是戛纳!

不只是戛纳电影节,还有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

座山雕起了个头,聊起了东大与欧洲三大的不解之缘。

聊得最多的就是张国师。

张国师能成为内地头号大导演,靠的就是狂轰欧洲三大,拿了不少国际大奖。

老谋子在欧洲三大电影节所获的奖项,是真无敌,亚洲第一人。

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集齐欧洲三金,少了个戛纳金棕榈。

而戛纳金棕榈,国内也只有一个人拿过,就是凯子哥了。

座山雕吹牛逼,其他人在旁边附和,补充说明。

听了一个多小时,座山雕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看向李明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