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荣誉。”
“她很厉害的,比你看到的还要厉害。”
“一个拥有梦想的,集政治思维与资本思维于一体的大财阀,她给我的压力,比座山雕还要恐怖……”
张薇静静的听着,李明洋身上所承载的压力,一下子就具象化了。
更恐怖的是,在背负如此巨大的压力。
他竟然还保持冷静,不被美色冲昏头脑。
韩娱的女艺人跟玩物没区别,李明洋真的就只睡过金智媛,家里的女仆也保持一定的距离。
潜规则什么的,根本没兴趣。
黄赌毐一个都不沾,沽名钓誉,洁身自好。
完全不是韩娱的人,好的跟圣人一样。
正因如此,李美金才觉得李明洋想回国。
李美金尊重李明洋的任何选择,但是打从心眼里,李美金希望李明洋留下。
李明洋只要选择留下。
那么两千万人次,就不再是问题。
改数据对于cj而言,只是想与不想的问题,出事了,曝光了,有的是人背锅!
然后鞠个躬道个歉,就解决了。
“这种被动接受的感觉好讨厌,老子想走就走,想留就留!”
……
在流媒体领域,李明洋拥有巨大的信息差。
放弃艺人经纪,放弃广告收入,轻装上阵的目的是打造亚洲流媒体生态链。
cj确实能让他少走十年弯路,但也会把他带进hbo的深坑里。
hbo作为享誉全世界的有线电视台,背后又是华纳和at&t,但在流媒体赛道远远落后于奈飞、迪斯尼和亚马逊。
就是因为电视台的拖累。
又想掌握媒体话语权,又想掌控流媒体内容。
两者本质上是两种东西。
积重难返,根本没法掉头。
而奈飞轻装上阵,创意+美金+霸权,扶持地方影视,打击盗版,根据大数据,开启定制精品剧时代。
奈飞对流媒体的理解,独步世界!
在追求市场内容的时候,更追求互联网速度,所以它每进入一个市场,首先让利给本土的电视台,再渗透制作公司,从而完成本土上中下游产业链。
这就是互联网玩法,亏钱无所谓,先把市场拿下,搞死传统产业链,吸收人才搞自己的产业链。
平台+内容,简简单单,根本不去管那些乱七八糟的。
奈飞内部就是一个巨大的蛊场,卷的一逼。
淘汰机制非常全面且残酷,优胜劣汰,尾部切割。
每年换血15%左右,保持公司新鲜的活力,同时也保证员工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
束娱乐内部养蛊,有点类似奈飞,不过相较于奈飞,束娱乐的换血比例更高!
其实这是群狼战术。
奈飞能吸引前仆后继的优秀人才,靠的是高额的工资福利、丰厚的离职补偿金。
束娱乐一没有充沛的资金,二没有稳定的收益,三没有大制作,人才流失不可避免。
人是很现实的,有了成绩,就想要更多。
束没那个资源,也没那个资金,所以人才离开在所难免。
就像名扬娱乐那批从高校海选,搞出一拳超人网大的人才,最后走了超过七成。
强扭的瓜不甜,李明洋对人才流失很淡定。
内娱挺难混的,想混出头,那就需要圈子,各种圈子,能用得着的圈子,都用起来。
所谓圈子就是跟脚。
从束离开的人,自然就是束圈。
圈子的凝聚力,主要看圈子头部的影响力。
李明洋的影响力,无疑是内娱金字塔的顶端,双十亿票房只要没被人破,那就是华语票房之王。
人都是趋吉避害的,出门的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束这个名头,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进剧组,在内娱是金字招牌。
毕竟内娱不差钱,最缺的就是人才,各种人才。
即便娱乐圈混不下去,资本圈对于懂行的人,那也是趋之若鹜,大招特招。
两年,只需要两年。
等李明洋回国,内娱各个圈都有束的人。
开满园,沟通和信息渠道就有了。
在国内太被动,就是因为沟通和信息渠道太少了。
群狼战术现在有点鸡肋了。
因为他在棒子混的太好了……太顺了。
李明洋算是看出来了!
李美金根本就没指望他打通东大市场,新世界和首尔之春根本就无法在国内上映。
李美金想要的是让他振兴棒子电影市场,剑指欧美。
至于东大市场……
早就被韩流女团男团给攻陷了,之所以没有做大,只不过政策不允许而已!
无论怎么看,他把重心放在棒子都是最好的结果,前途最光明的路!
但是他开天眼了啊!
16年限韩令就来了!
韩娱最大的金主,毋庸置疑,那就是东大!
一边站在赚钱,一边看不起内地,本土市场还对华娱各种限制。
限韩令一出,棒子出海欧美,那钱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