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长征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上大学的学生,因为高考停了十年,所以,他们这几届的大学生非常特殊。结了婚的,生了孩子的,三十几岁的老大哥,老大姐……
陆长征他住的宿舍就有一个带着孩子来上学的大哥……
“我和我老婆都是知青,我们两个去年都参加了高考,我考上了,她没有考上。她准备再复习半年,明年继续考。”宋文兵抱着三岁的孩子,跟宿舍的同学解释着他带孩子上学的原因。
当时还没有知青返城的政策,许多知青想回城,要么家里想办法给你安排一个工作。可是,这太难了。国家之所以要这么多年轻人放到农村来,就是因为城里的年轻人太多,工作太少。
被安排下乡的,那都是家里实在没办法了。你想回城,城里没有工作单位接收,那你就是氓流,要被遣返的。
现如今高考恢复了,这也给了知青回城多了一个选择。那就参加高考,考大学。考上大学,他们就能回城了。
宋文兵他们两口子就是这个情况。
两口子都是知青,一起参加高考,一人考上了,另一个没考上……
宋文兵摸了摸孩子的脑袋,“我老婆明年还要参加高考,她要复习,又要赚工分,我离得远帮不上老婆的忙,就把孩子带走了。孩子由我照顾着,她至少能轻松一点。”
“不过,你们放心,我家孩子三岁了,他很乖,不会随便哭闹打扰到你们休息的。”
宋文兵细数着孩子的优点,生怕宿舍的同学们不愿意让他家孩子住。
还好,大家都是从苦难日子过来的,对于宋文兵的不容易,大家都能理解。
而且他孩子也不小,只要不吵着他们,影响到他们学习,大家能行一个方便,自然也不会为难他。就这样小叮当就在他们宿舍住下来了。白天跟着爸爸和叔叔们一起去上学,去图书室。晚上跟着爸爸和叔叔们一起吃一起睡。
也就刚开始的几天,想妈妈,要找妈妈。不过有爸爸在,时间一长也就不再找妈妈了。
等陆长征自己当了爸爸后,也许因为不能见到自己孩子的原因,或者有点移情的作用。他对小叮当越发好了,不时还会在食堂里买一个鸡蛋给小叮当补补身体。
“你怎么又给小叮当买鸡蛋了呢?”宋文兵有些无奈,“你这个月都给他买了三次鸡蛋了。”“孩子小,得多补补身体。”陆长征把剥了壳的鸡蛋放进小叮当的碗里。
“谢谢陆叔叔。”小叮当道完谢,这才开始慢慢吃鸡蛋。
“你这样也太惯孩子了。”
“老大,老三是没发见到自己的孩子,他一身的父爱没法宣泄,只好把所有的父爱转移在咱小叮当这里了。”
陆长征也不反驳,任他们说。不时给小叮当擦擦嘴巴。
“老三以后肯定是个好爸爸。”
“什么以后?”陆长征觉得同学说话一点都不严谨,“我现在就是一个好爸爸。”
“老三你这么想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把老婆孩子接来呢?”
陆长征是一脸的无语,是他不想吗?明明是他现在没这个能力呀。
“老小,你果然是个书呆子。”宋文兵笑道,“长征还是学生,每个月补贴就那么一点,你让他把老婆孩子接来,让他们住呢?吃什么?喝什么?”
要是可以的话,宋文兵也想把自己的老婆接来。可现实情况不允许……
“咱们可以赚钱呀。”突然有人来了一句。
“你疯了吗?”宋文兵第一个反对,“咱们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可不能为了一点一点蝇头小利就把自己的前程给断了。”
投机倒把这个罪名可不小,抓到了最重的要坐牢,最轻的至少也会被学校开除。
他们千军万马过独目桥,先在苦点忍忍就过去了,等毕业后有大好的前程等着他们。可不能这样短视………
“我又没说让你们投机倒把。”老小不满,还说他是书呆子,他们才是书呆子好不好。
“我听人说,有人去报社投稿,每个月还能拿到不少的稿费。”老小笑道,“我打算试一试,这又不是投机倒把,没人敢抓的。”
一听不用投机倒把,大家都来兴趣了。纷纷开始问老小,那人都投的什么内容。
能考上这个学校的,那都是天之骄子。可现在的天之骄子也没钱,听闻能赚钱,还不用担心受处分,他们兴趣自然大。
“你们也别问我,我也不是很清楚。”老小摊了摊手表示不知道,“不过,咱们可以去找一些报纸看看,看看上面会刊登什么文章。”
大家一听,觉得很有道理。
可惜,一个宿舍八个大老爷们,除了宋文兵和陆长征投出的稿有了消息,其他人的一点浪花都没有掀起来。
宋文兵有下乡的经历,他把他自身的经历写出来投去,没想到被编辑看中了。
而陆长征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所以他开始另辟蹊径。文学这块不行,他就挑自己专长的来。他写一些生活上遇到的物理问题,怎么解决写下来,然后寄出去。没想到,这还让他真弄成了。自打宋文兵和陆长征都拿到属于创新的稿费后,虽然不多,可是其他人见了也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