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两人又闲聊了一些家常之事。
其中景天提了一嘴,说是自己收了一个徒弟,名叫李三思。
天赋倒是不怎么样,但却胜在心性不错,颇有当年景天那几分洒脱不羁的意味。
不过景天虽然收徒,但其实并没有什么功法可以传授,毕竞其一身功力都是继承的飞蓬,自身对修行体系的理解极为零散,只能教他些基础吐纳之法与剑术皮毛,还有一个当初妖猴精精教授给他的飞龙探云手。再高深点的仙界法门,那就不是修为平庸的李三思可以理解的了。
说到这里,景天忍不住开口,笑道:“我这师父倒是没什么本事,常兄你身为蜀山高人,日后若有机会,可以指点他一下。”
常胤微微颔首,有些忍俊不禁的点了点头:“这李三思我不一定能教,但或许他之后的后代,我可以指点一下。”
景天自然是没有听出常胤话中的意思,只当他是随口玩笑,便也哈哈一笑带过。
很快,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闲谈,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
常胤与景天起身告辞,带着龙葵重新朝蜀山归去。
月色如练,山道静谧。
一个少年正行走在山道上,脚步轻捷,背影在银辉下拉得修长。
他名为姜明,乃是蜀山当代大弟子。
奉蜀山掌门道明之命,他下山历练,听闻此方山下有一村庄,正犯瘟疫,怀着蜀山救世济民之志,姜明连夜赶路,欲前往施援。
不久,姜明便抵达村口,一眼望去,村中房屋破败,炊烟断绝,唯闻接连响起的咳嗽声不断响起。而在村头的某处,更是堆积着数十具蒙着白布的尸首,寒风吹动布角,露出青紫面容,死状狰狞。姜明心头一紧,快步上前查看,指尖触及尸身之时,一股寒意直透经脉。
身为修仙之人,他自是不惧怕所谓的瘟疫,但此方寒气却非寻常疫病所致,反倒像是阴煞之气凝聚成毒,侵蚀生机。
他凝眉闭目,神识一扫,果然察觉村中地脉紊乱,黑气自地底蔓延,如蛛网般缠向活人命门。“邪气滋生,已祸及百姓,悲矣。”
姜明低叹一声,摇了摇头。
经历前段时间锁妖塔一事之后,他自然是清楚如今的人界灵脉失衡,邪气猖獗的事情。
但是却也没想到这不仅导致了锁妖塔崩塌,如今竟连凡人村落也受此波及。
怀着心中悲悯,姜明当即朝着村庄内走去。
沿途逐户叩门,有一老迈妇人颤巍巍开门,眼中满是惊惶。
但见姜明面容清朗,身着蜀山道服,妇人枯槁的手微微一顿,随即老泪纵横,扑通跪倒在地:“仙. .仙长来了,求你救救我孙儿!”
蜀山,自打徐长卿接手过后,便时不时下山救助黎民,除却斩妖除魔之外,行医施法,行侠仗义也已成常例。
因此在这百年间,蜀山在民间亦素有仁名,百姓视若神明。
不似百年前,常胤一行人去到渝州城,都没能被百姓认出来。
如今见姜明如此穿着,自是看到了希望。
姜明急忙将老妇人扶起,温言道:“婆婆莫急,我既是蜀山弟子,自当尽力。”
说罢,姜明将目光望向了屋内床榻,只见一瘦弱童子面色乌青,呼吸微弱,俨然已遭邪气侵扰极深,命悬一线。
眼见事态危急,姜明当即盘膝坐于床前,双掌轻覆童子心口,运转起了蜀山纯阳真气。
温润的真气如朝阳破雾,缓缓渗入童子经脉,驱散阴寒。
随后,姜明又唤老妇人取来清水一碗,以剑指凌空划符,黄纸自燃落入水中,化作符水。
将之喂入孩童口中,片刻后,那童子喉头动了动,乌青之色稍退,呼吸渐趋平稳。姜明轻舒一口气,额角已渗出细汗,纯阳真气耗费颇巨,然见生机回转,心中欣慰。
他缓声道:“好了,大抵是没事了,此符可镇邪三日,三日内我必将此地邪脉根除,还此方安宁。”老妇人连连叩首,哽咽不能言。
姜明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便离开了老妇人的房间,开始朝别的房屋走去,为其余的村民实施救治。老妇人见状也不忘嚎了一嗓子:“蜀山弟子来了,都快快开门,我们有救了。”
此话瞬间传遍村落,家家户户纷纷开门迎候。
姜明逐一施治,掌心真气流转不息,符水渡尽慈悲。
数个时辰过去,村民相继转安,姜明身上的道袍也已被汗水所浸透,险些站立不稳。
他扶住墙沿稍作调息,眉宇间透出倦意,却仍强撑起身,朝着村落深处走去。
此时,天色已暗,天地间的邪气愈发浓郁,如黑雾般悄然弥漫,带起阴风阵阵,吹得残破屋舍呜咽作响姜明于踉跄之中,已来到了一座枯井面前,却见其寒气逼人,从中渗出丝丝黑气,如活物般扭动盘旋。“此方地脉紊乱,致使阴气上浮,邪气汇聚于村中,侵扰百姓。”
“想要将之解决,最好的方法,自然是以纯阳真气镇压地脉,再布下蜀山北斗伏魔阵,以星斗之力锁其根脉。”
姜明心中如此想着,已咬破了指尖,以血为引,就地画出阵基符纹,将面前的这座枯井给环绕其中。地脉紊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