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全球冰封:重生后将自己上交国家> 第65章 洪水过境,但缺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章 洪水过境,但缺水(1 / 2)

林风立刻补充,语气斩钉截铁:

“没错!入口,是我们的生命线,也必将成为洪水最主要的攻击点!”

“常规的密封和加固远远不够!必须按照应对百米深水压、甚至更强的标准来设计!”

“立刻启动壁垒计划!目标:所有地表出入口、通风口、泄洪口、缆线管道口!”

“工程部门!我给你们最高权限!调用一切资源!人要给人,要物资给物资!”

命令如山!

整个烛龙基地的工程力量,如同最精锐的部队,被紧急动员起来,扑向那些通往地面的、至关重要的“咽喉”!

一场与上涨洪水和时间的赛跑,在昏暗闷热的地下通道内疯狂展开!

一、主入口与大型通道(生命线的钢铁咽喉)

这些通常是大型车辆、人员转移使用的巨型通道,开口巨大,结构复杂,是防洪最薄弱环节。多重合金闸门系统:并非简单的一道门,而是在原有防御基础上,紧急加装第二道、第三道超厚重型合金防爆闸门!每道闸门之间形成独立的缓冲隔离舱。一旦最外层失守,立刻舍弃隔离舱,关闭内侧闸门,确保主体安全。

超规格液压闭锁:所有闸门的闭锁机构进行强化,采用超高压液压系统驱动,确保在巨大水压下也不会变形失效。

主动排水泵阵:在每道闸门后的隔离舱底部,加装大功率紧急排水泵,一旦有渗漏迹象,立刻全力抽排牺牲性封堵:对于某些预估洪水压力极大、难以短期加固到万无一失的次要入口,经过计算后,做出艰难决定,主动实施内部永久性封堵!用最快速度,从内部用高强度速凝混凝土和合金骨架,将其彻底浇筑封死,彻底断绝该通道,以保全主体。这是断臂求生的决绝。

二、通风与空气交换口(呼吸道的致命弱点)

这些通道数量多,分布广,虽然口径相对较小,但一旦进水,后果不堪设想。

水下逆止阀集群:在所有通风管道的关键节点,加装特制的、能承受巨大背压的水下逆止阀门。正常情况下保证空气流通,一旦外部水位过高导致水压反向,阀门自动强力关闭,阻止倒灌。

高温高压密封:对所有通风口的外部百叶窗和内部调节阀进行密封升级,采用新型耐高温高压的陶瓷纤维复合密封材料,确保在洪水冲击和高温烘烤下也不失效。

紧急关闭与切换:通风系统增加洪水感应紧急关闭程序,一旦监测到外部水位异常或入口压力骤增,立刻自动切断该通风口,并切换到内部循环净化模式或备用通风路径。

三、管线、缆线通道(细微处的致命渗透)

这些细小通道最容易被人忽视,却是洪水无孔不入的最佳路径。

高压注浆封堵:对所有穿过基地外壳的管线、缆线通道,进行毫微米级的检查。使用特种遇水膨胀密封胶和高压注浆技术,将每一丝可能存在的缝隙彻底填满、封死!

迂回排水设计:所有管道在进入主体结构前,必须设计U型或V型排水弯,确保即使外部管道破裂,洪水也会因重力作用沉积在低处的排水弯中,而不会直接涌入基地内部,并为抢险争取时间。

四、监测与预警系统(洪水前的耳目)

水压传感器网络:在所有关键出入口外部岩层、以及基地外壳不同深度,密集部署耐高温水压传感器,实时监测外部水压变化,精确预测洪水抵达时间和强度。

水下监控与声呐:在主要入口外部,布放耐高压水下摄像头和短距声呐,试图在浑浊的洪水中获取一线视野,尽管效果可能很差,但聊胜于无。

预警与演练:根据监测数据,建立洪水冲击预警模型,精确到分钟。定期进行全员洪水应急演练,确保一旦警报响起,所有人能迅速到达安全位置,密封小组能第一时间就位。

工程兵们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他们在闷热缺氧的环境下,扛着沉重的合金构件,操作着轰鸣的工程机械,在巨大的闸门前挥汗如雨。为了抢时间,许多人连续工作数十小时,累瘫在现场。

更有抢险队员,在一次测试外部传感器时,遭遇了因冰层突然融化引发的提前涌来的洪水,险些被卷走但当最后一道主闸门完成液压测试,当最后一个通风逆止阀安装完毕,

看着那些如同上古巨兽獠牙般林立的、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的防洪设施,

所有人的心中,都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安全感。

这是用无数汗水、智慧和决心铸就的“壁垒”!

当外部温度突破零度,冰川崩溃,海啸般的洪水真正开始全球肆虐时,

烛龙基地的所有地表连接点,已经如同一个个武装到牙齿的钢铁堡垒,

沉默而坚定地,迎接着来自整个星球的、愤怒的波涛的冲击!

-25`C-20"C..-15"C..

冰雪消融的速度越来越快,汇入海洋的淡水量呈指数级增长,海平面疯狂上涨。

洪水的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头顶。

而内部,虽然有着强大的密封和冷却系统,但持续的高温环境依然让设备负荷过重,能源消耗急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