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之乱很快平定,蒋钦率三千军进驻,数日后,秦羽在周泰护卫下走进郡城。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大街上挤满了前来迎接的百姓,他看了看旁边几名郡府官员:“不会是诸君安排的吧?”
“当然不是。”其中一人连忙道,“府君在本郡声望本就极高,百姓自然对您大为期待。”
其实陆康本身也是能吏,治政能力也不差,对百姓也甚好。
但无奈没法跟秦羽这挂逼比。
秦羽有丹泉城这样显赫的业绩,老百姓自然会拥戴支持。如果不是丹泉城实在容纳不下,估计全庐江的人都想跑过去。
秦羽在百姓们的夹道欢呼中不停点头致意,短短一段路走了好半晌才到郡府。
至堂上坐下,庐江众官吏均来参见新太守,蒋钦将李术等人带了上来。昨晚李术惊慌之下欲逃出城外,被周异带人截住,将密谋的一干人全部供了出来,除了郑徐尽数在此。
秦羽审问过后,也不多说,挥手令蒋钦将之全数牵出满门抄斩。
古代一人谋逆,牵连满门是常态,心慈手软只会引来更多野心家。
罚罪过后,就是赏功,周异父子上前参见。
秦羽向周异勉励了两句,就看向少年周瑜。
“周瑜(公瑾)
武:72.
统:92.
智:93.
政:83.
魅:91.”
秦羽看得目光发亮,不愧是周瑜,明明还未成年,这五围就已经这么高了,再过几年肯定还得增长。
话说孙策跟周瑜两人都是年纪轻轻就崭露头角,孙策死的时候好像只有二十五岁,周瑜也只有三十多岁。两兄弟真是天妒英才的典型了。
他微笑道:“我常听人说‘曲有误、周郎顾’,今日一见,果然是一表人才,少年英杰。公瑾,你可愿意跟我做事?”
周瑜怔了怔,顿时犹豫了一下,全然不理父亲连使眼色,拱手道:“回府君,周瑜年纪尚幼,学业未成,恐怕无力担当重任。”
秦羽点了点头,周瑜跟孙策亲如兄弟,看来暂时还收服不了。不过也不用着急,孙策起兵还有五年时间,他还能飞了不成。
另外,秦羽虽然也挺欣赏这些名将谋士,也想尽量收服他们,但绝不至于摆出太殷勤的架势。
勉励了周瑜几句,给了周家一大笔粮食和财帛做奖励,又征辟周瑜的从兄周令为主薄。
打发走一行人,文吏换上厚厚一叠公文,陆康北上数月,紧接着又身负重伤,郡里已积下大批事务。
秦羽看了几眼,沉吟了一下道:“将这些政务交至丹泉宏学馆,让他们试着处理。”
刘晔鲁肃两人在宏学馆呆了十多天了,他也想去看看效果了。
文吏抱着文书去后,秦羽看着诚惶诚恐的郡中官吏,先是安抚了一下,接着直接让黄吉担任郡丞,蒋钦任都尉,陈远负责整个庐江郡的治安工作。
郑徐李术等人要造他的反也是正常,是人都知道他肯定要提拔自己人,现在正好直接上位。
郡治他改到丹泉,这也早在众人意料之中。事实上丹泉城的发展已经远胜过庐江郡治舒县,唯一的劣势就是太过偏远,太靠向汝南。
短短时间,秦羽将庐江郡军政大权彻底掌控,他虽然说话从容和气,但堂中官吏没一个敢大声出气的。
两年来他虽然只是县令,但执掌十余万人,早形成了上位者气质。
“府君,郑徐虽诛,其弟郑宝在巢湖聚众为祸,若是放任不管必会祸乱百姓。”一人拱手道。
秦羽点了点头,他对郑徐这名字不熟,巢湖郑宝倒是隐约记得。鲁肃投孙权之前,甚至还想过去投这家伙。可见历史上这人早已不是盗匪那么简单,估计已发展成了割据一方的小势力。
……
数日后,
秦羽带着鲁肃,刘晔二人出发,与蒋钦统率的三千军会合,向巢湖而去。
来到巢湖边时,秦羽笑着向二人道:“子敬、子扬,我没让你们去做政务,实是因为觉得你们两人的才干,不适合做区区案牍之事。子敬胸有甲兵,子扬腹有良谋,今天我就给你们出一道初出茅庐的考校题目,你们觉得要平定这郑宝,用什么方法最好?”
鲁肃刘晔二人顿时都眼睛发亮,两人本来还心中嘀咕,以为秦羽看不上他们。没想到竟然一语道穿各自长处,言语中寄望甚深。不禁又是感激,又是欣喜。
刘晔想了想道:“郑宝其势未成,困守湖中。我军只需分兵扼守各处要道,其众自乱。”
鲁肃摇头道:“子扬之法太过迟缓,耗费时日军力。敌弱我强何以至此?以在下看来,可带着郑徐首级,堂堂正正进军,三日可破。”
秦羽点了点头,又看向身后,招呼道:“公瑾,你怎么看?”
虽然周瑜还没正式跟随他,但随时带出来还是没问题的。
鲁肃两人见他将一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少年叫过来,不由大奇。
周瑜拱了拱手道:“回府君,瑜以为,两位先生所言都有道理。若要稳妥可用刘君之策,要尽快平乱则用鲁君之言。”
秦羽看着他道:“公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