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第59章 诸君不负吾,吾亦不负诸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诸君不负吾,吾亦不负诸君(1 / 2)

颍川郡城阳翟。

时值深夜,万籁俱寂,从袁术到孙策,宵禁令实行已久,颍川城从来没有过丹泉那样繁华的夜晚。只是此时,城东的一座宅院中,几个人正沉默地坐在大厅中,似乎在等着什么人。

他们的脸色严肃而又带着忐忑,其中一个时不时地向外张望,最后忍不住道:“仲常兄,这李正方是否可靠?”

“此人当日是听孙策冒充秦府君,方才响应其人,谁想被孙策所骗。他假意效忠,实则暗地颇为气愤。这次他是主动请命来南阳,与我联络行此事。”

一个三十余岁的中年人沉声说道。

“原来如此。”前一人点了点头,又向另一人看了一眼道:“子固兄何以如此表情?”

这大厅里一共五个人,全都是颖川各大世家的名士。分别是钟家的钟演、钟慎,韦家的韦放,还有谢本、邓昭二人,俱是一时英杰。

这一次,他们在此暗聚,是要商量一件大事。

那“子固兄”便是谢本,此人年过四旬,性情沉稳,沉吟着缓缓道:“我们如此投向秦子卿,当真合适么?要不要等元常兄和至德先生等人归来再说?”

钟演不由嗤笑道:“等他们回来,颖川早成白地了!要不要干脆把荀文若也请回来啊?”

颍川士人极多,彼此互相熟悉往来。

历史上荀或投曹老板后,举荐了大批人才。但这个时代却并没有向秦羽举荐,那是因为两人都知道秦羽和这批士人们天然就处于对立面。

但此时的颍川,历经劫难,饱受涂炭,许多士族领袖选择了出逃。如荀家大部分去了邺城,荀或荀攸则去了丹泉。钟演的兄长钟繇在朝为官,现在并州。

剩下的颍川士人们,在此时做出了一个决定,他们要将孙策的势力赶出颍川,迎接秦羽大军到来。从畏之如虎,到现在的接受投效,其间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既有民众们不断传颂之功,也有徐州汝南各大世家效忠秦羽后的表现。但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在强盛的江东政权面前感到一阵发自内心的畏惧。

既然打不过,那就加入他好了。

另一方面,孙策的统治让世家们感到无法接受,在困境中的孙伯符断然采取了强硬的措施,从各大世家手中抢夺钱粮和族兵,他已经没有退路。

此外还有一点,那就是荀或在颖川的巨大号召力,让这些人开始倒向秦羽。

“子固,吾理解你的心情,不过,投向秦府君之事我们不是早就商量好了吗?何必还要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实庸人之举也。”邓昭邓文显缓缓说道。

他和谢本两人是好友,性格也都偏于稳重。

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几人顿时都站起身来,沉默地看向门口。

嗒嗒的敲门声响起,有人低声道:“先生,是李将军到了。”

几人都松了一口气,将李严迎进大厅来。除了钟演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见到李严,只见这人年纪不过二十岁出头,都有些诧异。

“诸位先生,某被程德谋留在军中商议军务,直到此时,好在没有迟到太久。”李严身材高大,容貌显得有些朴实。

钟演闻言有些紧张道:“可是程普起了疑心?”

“非也,程德谋乃是恪尽职守之人,时常处理军政之事至深夜,堪称忠直之士。”李严有些赞叹地道,“孙伯符手下几员大将,倒都是难得的人才。”

“也不过是籍其亡父余荫罢了。”韦放哼了一声道,“李将军是否下了决心?”

“当然,否则某怎会冒险来此!”李严郑重道,“某本就欲投秦府君,况且孙策在南阳如此倒行逆施,某怎会助他!”

“好!”钟演顿时拍案道,“我等已商议好计谋,有李将军配合,定是万无一失。”

几人各自的家族中,都有一定的武装力量,在加上他们在本地的影响力,可动用的力量是相当庞大的。他们挑选的时间正是孙策几天前刚回南阳,而程普会在数日后前往颖阴抚民的关头。

那时阳翟城中李严加诸世家一起发动,孙策的力量轻易就能扫荡一空。

同时,钟演也已经派人联络了汝南周公瑾,到时候会派军长驱直入。

炎兴元年十月初七。

颍川郡一众世家联同李严发动叛乱,将颍川郡城内的孙策军力瞬间清空,宣布易帜归秦。

此时,早率军驻扎在两郡边境处的周瑜立刻长驱直入,大军在程普回到颖川城下不久便即赶到。程普看着周瑜的数万大军,加上这精良的装备和高昂的士气,再看看己方,只得无奈地率军退走,回到南阳向孙策请罪去了。

颖川众人将周瑜请进城中,诸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周瑜,只见此人年纪虽轻,却是容颜俊朗,谈吐风雅,举手投足之间有一股令人心折的气度,都不禁为之倾倒。

周瑜将众人好生安抚,又传檄诸县,檄文到处,各县纷纷来归。

数日后,荀或叔侄也回到了颖川。

钟演等人联络周瑜时,他就已经禀告了秦羽。

于是秦羽就将荀或二人派了回来,让属下衣锦还乡,现在也是秦老板的一个爱好了。

他派了许褚率三千军护送二人,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