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从泥沼里爬了出来,活得像是一个人了,这样的生活已经蛮好。
想着以后能编入建设局,生活更是有了盼头。
休息一阵,又有大船靠岸。
他们这些人也没有闲着,将船上的河沙扛到岸上。
沐浴在大老爷的恩情下,他们浑身都是力量,干活都更有劲儿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石灰、石头、黏土、钢筋、河沙、石子儿等原材料源源不断的运来。府衙工房的司吏周青,带着府尊的谆谆嘱托,乘船来到了鱼头岛。
开始指导工程队和安国军辅兵,在面向东海的方向建造炮台。
炮台分东西两座,分别位于鱼头岛南北两侧,封锁航道,形成交叉火力,扼守住东阳府的门户。这一日,阳光正好,海阔天空。
周青站在鱼头岛最东边的滩涂上,望向一望无际的海洋。
“啾啾一”
海鸥短促的叫声,盘旋在珊瑚礁群上。
“胡大人,南炮台就在这个位置。”
周青和过来视察的胡常山说道:“洛河北线泥沙沉积,江面虽宽却难行大船,只适合小型船只航行,鱼头岛北侧建设一座小型炮台防御足以。
南侧是直面东海主航道,大型舰船容易从此地逼近,十二年前倭寇十几艘大型战舰,就是从这里打入东阳府的。
所以,我们在这里设置一座中型炮台,可以容纳五门大炮。”
胡常山一跃跳上一块两人高的礁石,朝着东海极目望去。远处大约七八里外,还有几个沙洲。在来到鱼头岛驻军以后,胡常山早已将周围摸透了。这些沙洲,有的地势较低,每当涨潮的时候就会淹没,也有些沙洲地势较高,以后可以设置观察哨,发现海盗、倭寇船只可以及时报信。
再配合张燕青的水师营在近海巡逻。
等炮台建设起来以后,倭寇再想要随便深入内陆,就几乎不可能了!
胡长山仔细看过南北两处炮台位置,确认了建设方式,有了一定了解后才放心的离开东海岸,返回军吉,
周青则返回北炮台。
这边已经开始建设,大量靠着船只从昆西山运输过来的石头,用小推车搬运过来,倾泻到滩涂珊瑚之中,将地基加高,防止海水涨潮淹没炮台。
钻进海边搭建的简易棚子里,周青看着府尊亲手给他的建筑图纸,细细揣摩着建设细节。
因为钢筋水泥不足,这些东西都要用在刀刃上,在重点位置作防御。
其余位置,则采用三合土。
就在东阳府建设如火如荼之时,东北发生战事。
当消息传到东南时,建虏已经接连攻破辽阳、盖州、复洲、金州等地,河东十四卫全部失陷,建虏兵锋已经直逼山海关。
朝野震惊。
而趁着朝廷精力被东北牵扯,永明土司爆发战乱,贵阳、成都等地区陷入战争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