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来到大院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有了上百个年轻人。他瞅了瞅,发现不只有他们钢铁厂的,也有第一制造厂那边的人。
而在大院的地面上,还堆叠着大量的布匹,以及一个个封口的漆桶。
站在院子里,等待了大约半个小时,期间还有人陆陆续续赶来,最后人数超过了一百五十人。这时候,一栋二层红砖小楼里走出来一个女人。
她穿着男装,看上去英姿飒爽,看上去年龄不大,但不丁不八站在那里,也自有着几分气势。“好漂亮呀!”
旁边的年轻人忍不住轻轻叹道。
少年慕艾,张小凡也觉得漂亮。
“这应该就是葛大人女儿吧?”
他想着。
但对于对方,他没有丝毫想法,双方身份相差太大,他只想着成为铁师傅那样的人,再娶一个老实巴交的女人,此生就心满意足了。
“今天把你们叫到这里,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布匹裁剪、缝制起来,再仔细刷涂橡胶液密封
葛绣长话短说,将布匹如何裁剪,如何缝制,橡胶如何刷制,一口气说清楚。
然后,立即就开始指挥这些人制作。
张小凡看着前面一张被撑起来挂在墙上的白色棉布上面画着的制作步骤。
成品像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下面挂着一个吊篮。
他不知道究竞做的是个什么。
想到大小姐说这东西能带着人飞起来,他觉得和孔明灯有点相似。
但这东西,真的能带人飞起来?
张小凡没有时间去想。
在这期间,外边布匹、橡胶、清漆等,还在源源不断的送进来。
张小凡不知道要做这东西干什么,也不知道要做多少,耳边尽是“嗤嗤”的裁剪声,他只记得用手里拿着粗针牵引着棉线不停的缝制着密密的针脚。
随着与大波倭寇战争的即将到来,东阳府这个巨大的机器运动了起来,每一个像是张小凡这样的小小螺丝钉也都在各个岗位上被动员了起来。
生产机器都在全力运转。
钢铁厂隔壁的第一制造厂也同样繁忙。
平日里储存的定装药用油纸包裹放入木箱封装,一船一船的往鱼头岛方向拉去。
同时,弹药生产区的三个车间六百多个工人被全部拉长了工作时长,除去七个小时吃饭睡觉时间之外,其余时间全部根据分工,参与到铅弹制作、炮弹制作、定装火药等流程中去。
如火如荼,一片紧张。
同一时间,宝利化肥厂,乃至青云布行的都收到了全力保障前线的命令。
安国军与大燕的传统军队不同,打仗也是打后勤。
在临战之前,做好万全准备是没有错的。
一月十四日,天上下起了小雪,一颗颗像是盐粒子一样往下掉,很快就在地上铺了薄薄的一层。府衙之中,安昕叫人喊来了黄山伯。
地龙烧的旺,房间里很暖和,安昕只穿着一件单衣,望着下面圈椅上坐着的黄山伯:“船队怎样了?”“回大人,学生早已经遣人将消息送去,但东海广阔,未必能送到家父手里。
不过,家父出海的时候,就已经料到会有这一遭。
当时父亲跟我说过,此番冯全必然不会善罢甘休,在东阳府是我们的地盘,冯全不敢正面招惹我们。但到了海上,冯全肯定会对我们动手,这是不得不打的一仗。”
黄山伯和安昕汇报道。
“嗯。”
安昕点了一下头:“黄老爷子这是老成谋国之言。这等距离,东阳府鞭长莫及,本官空有一片心意,也难施以援手。
希望黄家主能带领船队打出一条路来,以后这碗饭就好吃了。”
安昕虽然作为东阳知府,吴州兵备道副使,但他的权力在东阳,辐射到东海的影响力就很有限了。正和黄山伯聊着,外边传来一阵小跑的声音,很快张良带着一小卷纸敲门走了进来:“老爷!”他凑到安昕耳边说道:“刚刚收到信笺,大黑山岛上的海盗已经集结近二百条船,七千余人,趁着顺风朝着东阳府方向而来了。”
安昕精神一震。
叫张良送黄山伯离开,安昕通篇看了一下信鸽送回来的信息。
“大黑岛距离东阳府一千里左右,顺风时候,那些快船两到三天就能到达海岸。大型战舰、武装商船,五六天的时间也能到了。
再减去信鸽飞行也要一天左右,差不多明天,快船就能抵达东阳海岸了!”
安昕说道这里,豁然站起身来。
“张良备马,我们出发去鱼头岛。”
他冲着回来的张良说道。
“是!”
张良立即下去安排。
不多时,十几骑从府城奔驰离开。
而东阳府的市舶司,也迅速宣布封关,任何船只不得前往东海。
府城,吴中信召集两县衙役,并府署衙役,关闭便门的同时,严格守住城门,进出人口严格盘查。数骑分别奔向大泽县、银山县,以及南部的扶阳县传递预警。
东阳府顿时进入了战时的紧张状态。
就连府城的老百姓见到这紧张状态,也都纷纷猜测到,肯定是又有倭寇侵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