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畅春园究竞发生了什么事儿。
贾环如今还在园子里温习经义诗书,因着秋闱就要到了,算起年纪,贾环如今也想要下场一试。得益于过目不忘的天赋,他如今对于那些个经文之类的科举题目,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可真要说起来,唯一的变数,还得是在策论八股上。
说起来,贾环对于如今下场一事,先前的县试、府试、院试还算有把握,可若是说起之后考取举人功名的乡试……还真没有什么把握。
如今想着下场,也是因为三年一次,机会难得,趁着如今有机会,先下场体验体验,再加上贾环也想要碰碰运气。
他因为上辈子的专业和论文研究方向的问题,脑海里倒是有不少明清八股策论真题,若是能够借此对照研习,有个对应的考题作为真题,出现在考场上,那对于贾环来说,可谓是大大的机会。
且话又说回来,对于贾环而言,中了小三元以后,他并没有一门心思,就想要中大三元。
实在是大三元太过罕见,便是在真实历史上,这样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贾环自认为自己不算是什么天资绝世的读书好苗子,能有个过得去的名次,考取了功名后,也就过得去了。
毕竟……真要说起来,他一个有着四品爵位的人,就算科举的路子走不通,也还有其它的路子可以走嘛就这样过去了几日,贾环一面读书,一面不动声色打听外头有关戒烟丸的消息。
他总觉得……这戒烟丸,不像是什么好玩意儿,尤其是有前世记忆作为依托,贾环心;中只怕这玩意儿,又会成为了类似于福寿膏、吗啡这样,看似能够戒大烟,但实际上促使进一步成为瘾君子的东西。诚然,八爷不是这样没脑子的人,不会做出这般的事儿来。
奈何有的时候,聪明人绞尽脑汁,都不如底下某些蠢人灵机一动,就像是先前,八爷自个儿也想不到,叫底下人琢磨收拢些银钱,结果最后,事儿居然会闹成这般模样……
正此时,外头的香菱却突然来到书房屏风外,她看到贾环,轻声道:
“三爷,外头薛姑娘说,有事儿想要同您说……”
薛姑娘?
这不就是薛宝钗么?
这不年不节的,外头太阳还大,薛宝钗怎地这个时候,来到了城郊的澄怀园,尤其是还冒着男女大防,主动来外书房求见贾环。
真要说起来,这可不合规矩。
香菱似乎知道贾环在想些什么,于是又解释了一句:
“三爷,奴婢瞧着,薛姑娘有些着急,听她口中的意思,今儿个上门来,是有急事,且这事儿,还同薛大爷有关系。”
贾环眉梢一动,一面缓缓起身,一面就道:
“你且先带她去前厅。”
前厅。
薛宝钗面上表情淡然,但是贾环看见她这模样,就知道,怕是有大事儿发生了。
只因为薛宝钗见人就带着三分笑意,可是如今,嘴角弧度不再,顶多只能说是勉强保持平静,可当贾环的目光落在薛宝钗不断搅弄的帕子上时,他就知道,薛宝钗的镇定……仅限于维持表面的神情。见到贾环后,薛宝钗来不及闲聊几句,就开门见山,直接转入正题道:
“环三爷……求您救救哥哥吧!”
贾环动作一滞,就看向薛宝钗,眉头微蹙:
“你哥哥怎么了?你哥哥往日虽然混账,喜欢闹事,但如今早已不是先前的模样,念着你和薛夫人,只怕不会轻易惹是生非。再加上你们走动的关系,怎地好端端的,还需要我来救呢?”
薛宝钗听到贾环这话,突然就有种掉眼泪的冲动。
实在是薛蟠出了事儿,薛姨妈硬着头皮,带上薛宝钗,想要去王家和贾家,让两家使些力气来帮衬一把纵算去之前,薛姨妈想着,先前和王夫人有阻龋,到时候免不了要受些气,可她也万万没有想到,当撕破脸以后,王夫人在薛姨妈面前,当真是演都不演了。
话里话外,说起这次薛蟠出事,王夫人的意思就是,薛蟠就是个混账头子,加之薛蟠纵算块头大,却是只长个头,不长脑袋。
这次被抓进去,想来又是薛蟠惹了什么事儿,只说薛蟠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王夫人更是劝说薛姨妈,早早把薛蟠给撇开,要不然,就算这次把薛蟠捞出来了,从此,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这话一出,薛姨妈被气得一佛出窍,二佛升天,就连薛宝钗这样好脾气的人,在冲着贾环说起这事儿的时候,手指也忍不住轻颤。
在贾府和王府娘家,都受到这样的冷嘲热讽以后,薛姨妈当即就病倒在床上,还是薛宝钗撑着最后一口气,拼着姑娘家的清白和脸面都不要的下场,只能跑到城郊澄怀园,来见贾环。
谁知道,自家人都不相信薛蟠,贾环对于薛蟠,却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薛宝钗不是喜欢哭的人,相比之下,当务之急是解决薛蟠的事儿。
就听得薛宝钗娓娓道来:
“这次的事儿,是哥哥接了个差事,在查探京城铺子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玩意儿,叫做戒烟丸。听人说,这戒烟丸能够帮人戒大烟,三爷也知道,戒大烟的滋味儿不好受,于是这戒烟丸虽说才刚出来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