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府。
今日算是难得的闲暇时光。
先前贾环纵使人在园子里,又或者在府中,总归是手不释卷。
赵姨娘有心想要和儿子说几句话,但是她好歹也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
如今唯一的一件大事,便是科举功名。
便是有天大的事情,也须得等到乡试之后,再说不迟。
更何况……赵姨娘想要说得话,并非是什么急事,只不过……存了自己的小心思罢了。
思即至此,桌面上,赵姨娘便笑容满面的,替贾环夹了一筷子的菜,一面关心备至地开口道:“你平日里读书上火,又不喜欢吃苦瓜,如今这鲜黄瓜翠绿翠绿的,清甜解热,你尝尝,我吃着味儿正好。”
贾环吃了一口,想了想,就开口说起来:
“这黄瓜不错,母亲平日里若是方便,让下边人做些腌黄瓜。京城中冬日菜蔬不多,虽说咱们有城郊的温泉庄子,但腌黄瓜口味不错,早膳配粥也是一碗小菜。”
赵姨娘哪里不知道,这是儿子有心想要和自己说话。
不然这种琐碎的小事,根本轮不到贾环来开口。
只是……赵姨娘今日要说的,却不是这件事。
正当赵姨娘寻思着,应该怎么开口,才能直入主题,让环哥儿明白自己的意思,那厢晴雯在服侍贾环吃饭的时候,就又是那股子快人快语的爽脆劲儿,就道:
“三爷哪里就需要让旁人来做这些了?庄子里,早就预备了一应腌菜。腌萝卜、腌白菜、腌黄瓜,都备齐了。庄子里有川蜀来的厨子,平日里有一手极好的腌菜和泡菜手艺,三爷若是吃着好,趁着秋日里蔬果多,奴婢到时候让人多安排些。”
不得不说,晴雯在处理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时,她那风风火火的性格,很是合适,颇有一种快刀斩乱麻的意味在内。
尤其是她做事,看似快,但实则心思细腻。
就像是今日之事,明明贾环未曾提到,她却也能够预先备下,以防不时之需。
要是还在贾宝玉房中,晴雯只怕是屈才了。
见贾环对晴雯露出笑脸来,香菱眨巴了一下眼睛,服侍起来的时候,不动声色间,便愈发殷勤了。赵姨娘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见贾环不说话,就知道环哥儿这是不排斥身边这两个跟得时间久了的丫鬟,于是愈发笑得见牙不见眼了。
反倒是之前被王夫人送来的那两个婢女,此时站在赵姨娘身后,一面服侍,一面不由得心中有些苦涩。如今在将军府待久了,她们愈发觉得,环三爷是个攀附的好对象,至少比隔壁荣国公府,如今听着荒唐事层出不穷的宝二爷要好。
可是她们是被王夫人送过来的,便是环三爷要她们二女,依着赵姨娘对于王夫人敌视的态度,她也不会让她们跟随在环三爷左右。
想到这里,二女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一丝无奈。
为今之计,唯有跟在赵姨奶奶身边,好好做事了。
索性有赵姨奶奶在,若是干的好,也能过得比旁人体面尊贵。
就在桌面上的氛围其乐融融,一派和谐之际,赵姨娘也观察了许久。
正在这时候,只听得赵姨娘语气中带着笑,开口就道:
“晴雯,香菱,你们两个丫头,跟着环哥儿的时日也久了。这些时日,让你们没名没分地跟着,实在是委屈你们两个丫头了。”
此话一出,晴雯和香菱不约而同地看了贾环一眼,见贾环神色不变,淡定从容如常,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一时半会儿心中更是忐忑之际。
香菱按捺不住心中的情愫,尤其是苦苦压抑这么久的日子,一朝被赵姨娘说破,她微微低下头,看似只有眉心一点红痣掩映不定,实则私下里那双剪水秋眸,不断偷偷觑向贾环的脸上。
贾环早已察觉这丫头的行径,故意绷着脸色,不动声色,就想看她的反应,然后就见香菱的神色愈发着急,那双眼睛更好似蒙上了一层雾气,就差说一声一
环三爷,你快说句话啊。
反观一旁的晴雯,耳尖微红,但是看向贾环的目光坚定,似乎心中早有决断。
贾环甚至有些怀疑,这丫头心中的打算,是即便自己不同意,但是只要赵姨娘同意,晴雯便是拼着自个儿不乐意,也要做通房。
这个念头一出来的刹那,贾环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自我感觉太过良好,但是接下来的一幕,却刚好证明了他心中的猜想。
就见晴雯对着赵姨娘便屈膝开口道:
“姨奶奶这是哪里的话?奴婢这条命,早就是环三爷的了。莫说是跟在环三爷身边,做这般体面的大丫头,便是环三爷今日要奴婢立时剪了头发做姑子去,奴婢也绝无二话。”
“往后环三爷读书上进,奴婢给您磨墨铺纸。环三爷要歇息,奴婢就在外头的脚凳上守着夜。横竖这辈子奴婢是跟定了环三爷,您……要怎样都成!”
说到这里时,晴雯的语气稍顿,旋即耳尖发红,却挺直了脊背,瞥了一眼略有些紧张的香菱,开口就道:
“三爷给得命,奴婢自然得还给三爷!”
话语才落,那边的香菱便急急忙忙地开口: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