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第125章 群臣奏疏:请杀王小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章 群臣奏疏:请杀王小仙(2 / 3)

后呢?然后就没了啊,他这个五代第一名将,打仗就永远是这一手,哪有的那么多的什么兵法,阵型啊,那都是太宗朝之后才开始流行起来没完没了的研究的东西,你说是太宗之后的宋军强盛,还是太祖时候的宋军强盛?”

“太祖朝的时候,凡是边关大帅,身上必挂两府,所有边军,除了本州赋税用于养军之外,都会另有一内地州府供养,其钱帛都是直属于节度使本人的,这个钱,你作为将帅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只要你能打胜仗,这钱你想怎么用都行,哪怕是你全都吃喝嫖赌的花了,打仗能赢就行,御史也管不了,因为这个钱法理上就是你的私人钱财,

但若是你赢不了,还敢乱花钱,太祖朝好像没这样的将领,但是五代旧俗,你看你下边的兵卒会不会杀你全家?”

“太祖曾经说过,钱是将的胆,为将者手里若是没有钱财,如何统御将士,谁能给他卖命?你当为什么太祖那会儿,京中的禁军将领全都要加一个外地的节度使?”

“唉~,其实我大宋军制,好像从来也没有过正式的法度,要取消这两府供养,至少没有个明确的哪条诏令之后就不许了,只是后来稀里糊涂的,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到了太宗朝的时候,军中的一应钱帛发放,便再也不经军中将领之手了,

很多人可能也都和你一样,认为将领给兵卒发钱,就是有不臣之心了,但其实这本来就是宋军的传统啊,也不知这传统是怎么没的,便连那些军产,如今也已经尽入那些文人之手了。”

李宪:“原来是这样啊,所以官家,是在恢复太祖旧制?官家,确实是越来越像太祖了啊。”李舜举:“是,但也不是,改制之后,军中所有的中层,乃至基层将领一定都会由军户代表出身的将领所垄断,便是这些将门的人,若是不能得到军中基层的认可,选不上军户代表,未来恐怕也是万难说有什么前途的。”

“然而只要能选上这个军户代表,寻常的将领,又如何能和他们这些将门争锋呢?二弟他曾和这些军户代表们说,将来都有机会做三衙大帅,这其实……呵呵,也不能说是骗他们吧,毕竟,将门的子弟,也是能选军户代表的么。”

李宪也是恍然大悟,道:“如此说来,若是平民出身的军户代表,虽说确实是也能为将,但恐怕是永远也做不成都指挥使的了,

毕竟将门子弟拥有更多的分红可以发给麾下的兵卒,则将士自然会更用命,也更容易取得战功了啊。”“原来这便也是官家刚才说的,要与将门共天下,赵亡宋不亡的意思了啊,不过若是这样一来,西军那些将门,恐怕是还要一番处理了,不给股份,只怕是以后会闹,给了股份,万一西军的上来,他们和咱们赵宋可不是与国同戚啊。”

李舜举点头,道:“这法子是二弟想的,自然也考虑到了西军,你莫忘了,石油就是延州的,那是西军的地头,换言之这驻京禁军的命脉,分明就是掌握在西军手里的,倒是刚好可以彼此相互制衡,这可真是上天赐给我大宋的神物啊。”

“而且如此这般,不止是决定了一个谁来做衙帅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一个战心的问题,你要知道,我朝太祖之兵虽然至强,但却也同样极其残忍,弑杀,好战,虽然闻战则喜,却也未免过于暴戾凶狠,难以控制。”

“所谓忘战必亡,好战必危,一支军队,到底做到什么程度是好战,什么程度是怯战呢?不是给了军队足够的赏钱,将士们就一定能够战欲旺盛的。”

“唐末时两支军队互相打个小半年,结果却是双方都一个也没死,直到有一方主帅实在没钱发赏金了,将士们回过头就去把自家主帅杀了认输,这种事,是当时的常态啊。”

“所以军械监选择了战争分红的制度,财报都是公开的,又有选出来的军户代表时时监督,将士们的凶性一旦激发起来,谁敢打这些钱的主意?”

“这些钱,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则将士们自然求战,恐怕是看谁都像敌人,消耗的差不多了,那就绝地不会再主动求战了,

分红攒钱的的速度,将决定将士们渴望功勋,求战好战的状态,既不会过于穷兵赎武,拖垮国家,也不会一直怯战畏战,就像……就像太宗之后的宋军一样。”

这李宪,虽然确实也已经有志于武事,但毕竞神宗才刚刚继位,他也还来得及有机会出去监军,对军事的认知并不算太深,还处于学习阶段,此时听了李舜举的讲解,才发觉这个军事改革之中居然有这么多的深意和门道。

“这王小仙,倒也当真是个奇才啊,此法,倒也确实是万全,只是都监,你说这对咱们宦官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咱们以后,还能有监军的资格了么?军户代表就有资格银台直谏,还要监军干什么呢?”

这李宪,一心也想要像李舜举那样外放去战场上披坚持锐,青史留名呢,现在却是连以后还有没有这个机会都不知道了。

李舜举:“当然是好事了,军械监提举不就是我么?这职位,永远都是咱们宦官的了,说不定以后就是你的,

况且在太祖一朝,将领是从来不厌恶监军的,只是太祖朝的监军,冲锋你得在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