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第72章 集中力量办大事,朱高燨的真正目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章 集中力量办大事,朱高燨的真正目的(2 / 3)

必败。”

“父皇须知,不是所有皇帝,都如父皇这般雄才大略,也不是所有皇帝,都能保证勤政爱民。”“故而权力必须加以限制,以防后世子孙,真出现几个大逆不道的,不仅败了江山,还要害了百姓!”朱棣听着这话,自然便思考起了利弊关系,其实听到要分权的时候,他的感觉是很抗拒的。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皇帝,虽然他也在克制自己,但也办了不少肆意妄为之事,陡然分权,他当然感觉不适。

然则朱高烜后面的话却让他意识到了分权的好处,固然这些举措会限制皇帝的权力,但也保证了国家运行的底线。

因为他确实无法保证后世君主都有他这边手腕,能将所有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上!

一旦真出现那种不管事的昏君,那么集权反倒会导致大权旁落,加速国家的崩坏!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以史为鉴,明朝之前已经有太多大权旁落,导致家破人亡的事例!

“所以按照此法,移民黄金洲之后,这也是你要建立的新秩序?”朱棣看着朱高爆,有些惊讶于朱高烜的魄力。

如果说新建一个国家需要很大的魄力,那建立新的国家之后,又要主动分权,那就需要更大的魄力了。朱高烜听此,自是点了点头道:“差不多,如果儿臣在黄金洲建国,也会采取类似策略,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家国安定!”

实际上在他看来,各种主义没有出现之前,这种君主立宪制才是最佳的建国方案。

因为君主立宪不是说就把皇权当成所谓的吉祥物,纵观后世那些君主立宪国家,国王的权力其实有小有大!

区别就在于是主动立宪,还是被动立宪!而要搞工业革命,新兴资产阶级就一定会出现,且必然与旧封建体系产生矛盾。

与其等到矛盾无法缓和产生对立,不如先行立宪,组建解构封建体系,使变革平稳落地。

同样,现在朱棣准备让他改革,他也只能选择君主立宪,因为只有这个体制,才能适应工业革命之后的新社会!

如此表态,自是让朱棣越发犹疑,不过朱高烜见状,又道:“父皇也不必如此作态!”

“儿臣所说的分权只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行之事,并非改革之初就要实行,权力只需缓缓释放。”

“依孩儿之见,当前我大明的经济和教育都无法满足分权的条件,要达到那个时候,起码也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需要这么久?”朱棣有些诧异道:“可是你将琼州建立至今,也不过十一年而已!”

“父皇,这不一样!”朱高烜摇了摇头道:“恰恰是因为琼州当初一穷二白,才可建立新秩序,反观大明,却是已经有一套成熟的秩序。”

“在一张白纸上写写画画,远比在一张已经写满了秩序的纸上添加规则要简单!”

“故而要在大明改革,就要先缓慢的推倒原有秩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秩序!”

“而且父皇要的不是简单改革,是在改革的同时不断向外殖民,这也是一个漫长过程,足以耗费几代人的精力!”

“因此,改革不是说立儿臣为储君,将二哥他们赶到黄金洲便能直接开展,相反,要想做成这些事,便需集结一切可以集结的力量!”

“而眼下,大哥监国这么多年,在百官之中最有威信,对国家情况最为熟悉,改革怎么能少了大哥参与?”

“同样,二哥英勇善战,与其直接前往黄金洲,不如先助国内铲除外患,一一扫平周边之乱,增加国力之后,再行扩张,自然事半功倍!”

“再者,瞻基今年年方十八,正是为国效力之时,大哥推不动的事情,可以让瞻基来推,他是皇太孙,谁敢得罪?”

说到这里,他便环顾了众人一圈道:“父皇刚才说得好,要做大事,就要父子齐心,兄弟和睦!”“既然决议改革,为何咱们一家便要四分五裂?我看不如集中力量办大事,穷尽三代人之力创他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面对他的眼神扫视,无论是朱棣,还是朱高煦或是一旁的朱瞻基,都是身子一震!

集中力量办大事,穷尽三代人之力创事业?老四的这个想法属实太疯狂了一些!

虽然自古以来的大宗族都是这么做的,可皇家却因为皇位的存在,从来都不会齐心协力!

可以说,朱高烜的这个提议,完全超乎他们所有人的想象,有些反这个时代的常识。

但这个提议却又是那么符合当前现状,毕竟以往天下就这么一个,而现在却拥有那么多等待开发的土地这种时候,还真就如家族创业一般,集结所有力量先发展,才符合他们的个人利益!

一时间,朱高煦与朱瞻基自是有些心动,朱棣也是思考起了可行性,片刻之后便道:“那你准备怎么做?”

“成立大明发展革新委员会!”朱高烜笑了起来:“会长父皇来当,儿臣担任顾问,二哥算一个,瞻基算一个,以后把大哥、三哥也拉进来!”

“以委员会为基础,以改革发展大明为目标,大明出人力物力,儿臣来出技术和钱财,不断吸纳优秀族人成为会员。”

“唯有如此,改革才能顺利推行,大明也才能顺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