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正是丑寅之交,南京城的街上就已经开始有了车辆,街上灯火昏暗,可早朝的大臣却都朝着午门汇聚而来。
实际上早朝的时间是凌晨五点,但为了不迟到,官员们都会自觉的披星戴月而来,在午门下静静候着。如此一候,便要候半个时辰,故而在宫门开启之前,百官会在午门之外聊聊天,扯扯淡。
直到六大尚书,几个内阁大学士前来,众人的闲聊方才会结束,可今日不同,朝廷重臣虽至,讨论声音却不绝于耳。
因为他们看到了几个久违的身影,杨溥、黄淮,还有解缙!自永乐十二年以来,杨溥黄淮已经在诏狱里面关了一年。
至于解缙更是重量级,想当年的解缙那是风光无限,朱棣组建内阁,解缙便是第一任首辅。而后编修《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古今列女传》、《文华宝鉴》,均以他担任总裁官员。更被说后来几次担任会试考试官,时常出入宫内,为朱棣撰写诏书,堪称永乐一朝第一宠臣。可飞的越高,跌得越惨,自永乐五年开始,就被贬广西布政司右参议,后来继续便为交趾布政司右参议。
直到永乐九年,因为上疏触怒了朱棣,最终关入诏狱,拷打至极,几乎死在了牢中!
因为此事解缙二字对于大明百官而言,几乎可谓是查无此人了,可现在,解缙却出现在了午门外。这件事,绝对是一个足够让百官惊异的信号,除开之前琼州船队出现外,最让人惊讶的信号!到底是什么,让皇上连解缙都给了放了出来?文武百官议论纷纷,除了少数关系好的会打招呼之外,没人敢上前问话。
因为他们还不确定,现在的解缙等人,到底是罪官,还是已经官复原职,官场第一原则,看不清楚的时候,就别出头!
其中脸色最冷的,就是胡广,看着解缙出狱,他这个亲家可谓是心绪复杂,因为他这惜命,昔日解缙他没有出过头。
后来见解缙放不出来了,他便准备悔婚,亏得他女儿执意要嫁,这才保持着亲家之名。
但以前关系多好,现在关系就有多糟,由是看着解缙,他眼神中满是冷漠,冷漠之中又在思考,皇帝把他女婿琼王带了过来,看着是要有大动作。
可释放谢缙,却又代表朱棣准备稳固太子势力,因为解缙就是太子朱高炽的铁杆支持者。
眼下即宠庶子,又稳太子,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么?如此想着,他当然很想去问问自己女婿细节。偏偏昨天他又被禁足,只能等着今日朝会之后,才能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何事,现在也只能想一想。而与胡广不同,杨士奇和解缙关系还行,眼见众人出来,便上前和众人打起了招呼,一阵详谈。谈的自也不是什么国家大事,而是家长里短,如此谈了几句,便又回到了群臣队伍中。
众人如此等着,时间来到寅时莫,五凤楼上钟鼓敲了三通,便见右掖门大开,从中行出了大量军士。这里便得提一句,午门不是一道门,而是一道城墙,下设三道主门,两道侧门,主门供皇上进入,侧门则是官员通道。
百官上朝之时,主门也是不开的,官员上朝,需要从右掖门进入,到金水桥排好队列,等待鸣鞭。鸣鞭之后,依次过桥,直到奉天殿前,排成两列,文官在左,武官在右,站在御道两旁等待皇帝前来。此时众人入得广场,便列在奉天殿前,远处立着金台,为皇帝御座,忽逢乐起,朱棣迈步行入。至此再次鸣鞭,鸿胪寺官员出列高呼道:“入班”,一声呼喊后,群臣进入御道,行一拜三叩首之礼,朝会便正式开始了。
依照惯例,到了这里,等皇帝亲随太监说一句“有事起奏”之后,官员便可咳嗽一声,出列奏对。可今日,朱棣却直接开口道:“众爱卿至此,想必久等,然今日不议他事,专议变法之事!”说着他便看向了身旁的侯显,侯显见之,便直接上前一步,展开圣旨高呼道:“陛下有旨!”此言一出,百官再度跪坐一片,待百官跪下之后,侯显方才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膺天命,抚驭万方,尔来一十四载,功薄德浅,琼王子曦,任孝性诚,喜新学之法,施于琼州 . . .”“今朕观琼州状者,实意欲家国,欲效古之帝王,变法图强,百官闻之,各效其力,藩王闻之,恪守臣节”
前面几段便是朱棣简单讲述了一下这一次变法的缘由,除了大明本身的患处之外,主要还是看了琼州之政。
百官闻此,大都一脸懵逼,因为这个琼州之政到底是啥样,他们没见过,只知道琼州现在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既然不知道,他们便不知从何辩起,万一言语触怒了朱棣,这可不是好惹的事情!
而在群臣思虑之间,侯显陡然提高了声调,高声道:“自今起,划定松江府、顺天府、广州府三地为改革区,实行新政。”
“着太子朱高炽任新政总管,筹建新学,一改旧制;改翰林院为文学院,自今起不再新增翰林!!”“着汉王朱高煦任兵部尚书,前侍读大学士黄淮,任兵部左侍郎,即日抽调三大营精锐编练新军!”“着前交趾布政司右参议解缙,升任文渊阁大学士,任首辅,琼王朱高囔,任武英殿大学士兼任户部左侍郎,入内阁参政,任次辅。”
“着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