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第107章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7章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1 / 2)

眼见朱棣有密奏要给自己看,朱高烜自然停下了脚步,随之便见朱棣转身从御案上取出了一封密折。朱高烜接过一看,才发现是有朱瞻基,其上详细写了松江府当前的状况,又写了一部分朱高爆趁机兼并土地之事。

见得此状,朱高烜便知道朱瞻基之意,明面上这封密折是在向朱棣汇报工作成果,实际上却是在告他的私状。

细细看了一遍之后,朱高烜便放下了密折,看着朱棣笑道:“不知父皇以为此折如何?”

“就是因为不知道,朕方才要问问你!”朱棣自顾自的坐上了龙椅,看着眼前的儿子道:

“之前不是你说要借用南方的粮食来压制粮食价格,使这些地主不再将土地视为生产资料。”“可现在,土地价格一降,你便让琼州重工北上收购土地,整个松江府半数土地落入你手,此欲何为也?”

实际上朱棣现在对于朱高烜的状况便是尽量不去干涉,虽然明面上继承皇位的还是朱高炽,但他知道以后掌权的一定是老四。

所以现在他愿意给朱高烜的一定自主权,比如创办报纸,又比如整天在内阁里面作自己的事情。可不得不说,每一次朱高燈的举动都让他有些猜不透,就如购买土地一说,明明嘴上宣扬要让那些地主转向,可他自己却成了最大的地主。

他几乎可以肯定,松江府绝对不是个例,以后随着政策放开,琼州重工一定会大肆收购土地。可以想象,如果不加以抑制,以现在琼州滚雪球的速度,早晚能将大明的土地全部纳入麾下。那到了那个时候,大明名义上还是一个国家,可实际上却会变成朱高扇的私产,而这会让朱高烜变成一个地下皇帝,这让他有些不能理解,老四为何要多此一举。

故而,现在看着朱高焜,他的眼神中满是疑惑,可朱高烜见之,却坦然道:“父皇问儿臣意欲何为?”“儿臣不懂,琼州现在所收购的土地无一不是合法合规,别人收购便可,为何儿臣收购便不可?”“这其中实则没有多少政治目的,主要还是正常商业活动,父皇可以理解为儿臣在做一笔大买卖!”“大买卖?”朱棣皱起了眉头道:“买卖不过就是地价买入,高价售出,如今你低价买地,以后难道还要卖出去不成?”

“当然要卖!”朱高爆咧嘴一笑道:“而且现在收购的土地,以后都会高价售出!”

“所以,你要做什么?”朱棣眯眼道:“随着日后粮食增产,土地价格一定会下降,你如何高价售出!朱高烜见之,索性来到朱棣面前,拿出了纸笔道:“此处,儿臣便要给父皇普及一下土地属性的问题了!”

“关于土地属性之事,也是改革途中的重中之重,不理清楚此事,来日国家定要陷入混乱之中。”“在此之前,大明的土地属性只有两种,一种是公有地,山林河泽,城内衙署等,都是公有地,私自不能开垦。”

“第二种便是私有地,也即是儿臣现在正在购买的土地种类,此类大多用来种田,少数用来建筑。”“而随着现在改革之后,来日土地的属性将直接扩张,公有地自然不变,依旧归朝廷规划,可私有地却不能一成不变。”

“比如现在,松江府建立工厂,工厂不能建在深山老林,所以需要收购农业用地。”

“这些地方建立工厂之后,也就不能继续种地,于是这些地方的土地属性便转为了工业用地。”“建立起工厂,自然要生产产品,产出的产品需要销售,大量的产品注定了这种销售不再像以往那般没有规划,必须集中成规模化。”

“由是现在儿臣上疏规划商业区,兴建交易市场,此地被划分之后,便会变成商业用地。”“可光是建立工厂和商业区不行,一个城市最主要的成分是人,有人就要有居住的地方,由是在以上几种之外,还需划定居民区。”

“有了以上几个区域,一个城市才能正式建立起来,而眼下松江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都有了,唯独少了一个居民区!”

“所以,你要搞房地产!”朱棣顿时醒悟了过来,突然回忆起之前朱高囔讲述之中,在未来,百姓将不为粮食发愁,而是为车房奔波。

对于此事,之前的他也能理解,因为城市里面的房屋都比较贵,别说后世之人,便是这个时代的百姓,在城里买房也不容易。

但这事他之前也只是听一听,没往这方面想,此时听得朱高烜一解释,他就懂了,这小子收购这么多土地,显然是为了大赚一笔!

“可是!”想到此处,朱棣抬起头道:“眼下松江府内现在有诸多城池,百姓自有房屋,你怎么确定以后你买的这些地能建屋子?”

“当然能确定!”朱高燈笑道:“因为人类的活动历来不是一层不变的,父皇只觉现在松江沿海是片荒地,可没在意此处是入海口!”

“入海口意味着什么?以后将会有大量的货物在此处流转,有货就有商人,有商人就有工人!”“彼等在此处装卸货物,总不能每日来回奔波几十上百里吧?故此处一旦建房,就会有大量的人购买!“眼下购买这些田地不过只需要三十石粮食一亩,换算钱币,也就十五贯钱便能买上一亩。”“可来日若是建屋,那就不是按亩卖了,一亩地若是建一栋房屋,以八层来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