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第141章 有伤天和,交趾之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1章 有伤天和,交趾之乱(1 / 2)

八打雁这一场大火,几乎杀伤了八成的马来移民,毕竟袭击是来自夜间,除了守城的士兵之外,马来人几乎没有逃走的机会。

有大量马来人还没反应过来,整个城市就已经被大火和黑烟笼罩,压根不知道从何处逃脱。马尼拉的王拉干,也是死于这一场大火,他的真主并没有给他任何庇护,在士兵的护卫下准备逃脱的途中,遭到炸药袭击。

宫内建筑倾倒,将他死死压在了下方,士兵救援不及,让其死在了无尽痛苦和惊惧之中。

相信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绝对不会选择在这里抵抗大明军队,只可惜,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之后就在不复存在。

而相较于死去的拉干,逃出城的士兵也没有好多少,经过黑色烟雾的熏烤,他们的眼睛酸涩难忍。同时,大量有毒气体的吸入,让他们的肺部十分燥热,不断地咳嗽,经过剧烈运动中毒加深,大量士兵死在了逃跑的路上。

由是,当朱高煦和张辅领军抵达之时,便看到令他们毛骨悚然的一幕,整个八打雁正淹没在火焰之中。城门不再像之前一般紧闭,四门洞开,沿路上都是士兵的尸体,只有少数士兵伏地痛哭,难以自己。二人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八打雁夺取了下来,可夺取之后,八打雁也彻底成了废墟,大火整整燃烧五六天,直到被大雨熄灭,整个城内已经没了活人。

见此惨状之后,张辅不由感慨罪过,随后便将整个过程写成了军报,朝着应天府发了过来。由于他们的战事结束得比勃泥要早,所以朱棣先收到的是来自吕宋的军报,看完了八打雁的惨状之后,饶是朱棣也不由叹道:“飞球焚城之法虽好,然则有伤天和,不可多用!”

诚然,飞球可以快速夺城,不过百姓的死伤太过严重,伤得是马来人还好,若是大明百姓如此,那岂不是罪过?

于是感慨一阵之后,朱棣下令封存这一批热气球,除非需要大规模杀伤敌人之时,不然不可再用。而在看完吕宋的军报之后,没过几天,交趾就送来了军报,而这一封军报的内情就比吕宋要复杂多了。虽然也有捷报,可消息却不太好,除了对黎利的战事之外,还携带着交趾又出现叛乱的消息。且这个叛乱的原因不简单,是由宫中太监引起,说是交趾镇守太监马骐,大肆收刮交趾境内珍宝,引起了民愤。

随后便有陆那人阮贞,顺州人黎核、潘强,与土司同知、判官、千户等同时反叛,顺州土官段公丁、陈思齐死难。

交趾总兵官、丰城候李彬率军前往镇压,并且已经平叛,言阮贞已被擒处死,其妻、子送功臣之家为奴而后在都督朱广、交州中卫指挥同知黄振、交州右卫指挥同知谭公政、各级军官吴葵、潘勤等人的合力围剿下,杀黎核及其属下五百余人于阵,生擒潘强等人。

可这一个叛乱虽然平复,其他的地方却复叛不止,黎利趁机扬起大旗,效仿汉高祖约法三章。宣布:“民苦于虐政久矣,凡所至州县,秋毫无犯,非伪官之牛谷,虽甚饥困,不得滥取。”三章约法出现之后,交趾各地叛军蠢蠢欲动,似乎有以黎利为主之意,意图联合一起,共同反抗大明的统治。

对于这些动作,朱荣并不畏惧,稳步进兵,黎利节节败退,退到了交趾南边的乂安城。

结果还未攻陷黎利,便有叛军打着黎利的旗号,相继夺取了新平、顺化等地,李彬、朱广等人先后败于敌手。

眼见黎利的威望越来越高,朱荣便开始担心这叛乱平不掉,于是写了一封军报递给朝廷,询问接下来采取什么方略进军。

看着这一封军报,朱棣便皱眉道:“安南之地叛而复叛,朕观黎利此人胸有大志,绝非常人!”“若是短期无法扑灭交趾叛乱,就怕来日群起叛之,交趾之地复归外族之手,难以再取!”安南国一直都是朱棣心里的一根刺,因为这块地方事情又多又杂,自从大明朝夺取安南之后,安南就一直在打仗。

从永乐七年开始,一直打到了永乐十三年,这才平复叛乱没两年,黎利又开始叛乱!

面对这种地方,朱棣说不头疼死假的,可头疼也没办法,问题不解决,就永远的都是问题,所以他这一次必须商议出一个办法。

而此时在他面前,则是解缙、杨荣、金幼孜等人,闻得朱棣之言,解缙便行礼道:“陛下,依臣之见,眼下吕宋局势已经平稳,似岛上只剩些许土人,留下两三千兵马守备即可!”

“不如调令英国公西进,带着新军前往交趾平乱,以英国公之威,交趾之叛不日可平也!”而他一说罢,金幼孜便皱眉道:“阁老,眼下之事不在于叛乱平与不平,以我观之,当前交趾的问题在于人心不定!”

“人心若是不定,即便如今平了叛乱,来日朝廷撤军之后,交趾又会复叛,如此往复,费时费力,得不偿失!”

“再者,眼下吕宋战事虽定,勃泥却还在鏖战,眼下调兵平叛还是调兵增援还未可知也!”“不然!”解缙摇了摇头道:“眼下勃泥事轻,而交趾事重,渤泥国能战之兵不到十万,人口不过二三百万,琼州军队战力强悍,又兼琼王亲自领军南下,便无外力也可平定!”

“可交趾足有七十余万户,人口三百余万,昔日叛而立国,如今好不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