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河拿起一枚手雷掂量了下:
“这里面装了六两黑火药,没有雷管,威力比后世的木柄手雷差不了多少。后世用一百七十克黄火药就能炸出三米杀伤范围,咱们黑火药威力弱,只能多装些。”
朱标看着箱子里二十二枚手雷,拿起一枚试了试重量:
“这得有半斤重吧?能扔多远?”
“放心,以后会专门训练。”苏河解释道,“三十米合格,五十米良好,七十米以上算优秀。扔得准的,还能培养成专门搞暗杀的手雷兵,绝对是一等一的好手。”
“苏大哥,让我试试呗!”朱棣搓着手,眼里满是期待。
“滚远点!”苏河没好气道,“这不是玩具,一个失手咱们都得交代在这!蒋钢炮,去拿根长麻绳来,把手雷固定在木板下,咱们用绳子拉,不用靠近。”
蒋土立马跑去拿麻绳,回来时身上缠了好几圈粗麻绳。
苏河亲自上手,把麻绳绑在手雷木柄的铁环上。
木柄里垫了油纸防潮,毕竞打火石遇水就失效。
将手雷固定在四块木板中间,最近的木板离手雷半米,最远的四米。
众人退到安全区,苏河最后叮嘱:
“爆炸后碎片飞多远不好说,我一拉绳子,你们都蹲到石板后面!”
“知道了!”
苏河猛地拽动麻绳,木柄手雷里的打火石与黑火药剧烈摩擦,瞬间燃起火星。
五秒后……
“砰”
一声巨响传来!
四人默契地站起身,只见三十米外的木板惨不忍睹。
最近的直接碎成木渣,第二块断成几截,第三块满是孔洞,连最远的第四块,看着完好,实则内部已被震松,一拳就能打穿,上面还嵌着不少钢珠。
朱棣咽了口唾沫,忍不住来了句现代粗口:
“卧槽!苏大哥,这玩意也太牛了!”
这是他跟苏河学的。
蒋土更是激动得蹦了起来:
“成功了!咱大明有新武器了!”
苏河压下兴奋,带着众人检查爆炸痕迹。
中心处满是黑火药燃烧的灰烬,铁砂都被烧得有些融化,粘在木板上得用手抠才能下来。
“还得再试几次,避免意外。”苏河转头对朱棣说,“永乐,派人再找些木板来,把剩下的十枚手雷都试了!”
朱棣立马去安排,不到十分钟,士兵就扛来了二十多块木板。
这些木板早就在林子里备好,就等实验用。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砰”“砰”的爆炸声接连响起。
十次爆炸中,有三次差点哑火。
苏河皱着眉对蒋土说:
“蒋钢炮,回去后赶紧做些量具,以后就按成功爆炸的手雷标准来造,年底前必须搞定!”“您放心!小人拼了命也得完成!”蒋土拍着胸脯保证。
箱子里还剩十二枚手雷,苏河突然提议:
“把这些捆在一起,试试能不能当炸药包用!”
说干就干,他用麻绳将十二枚手雷紧紧捆成一团,足有磨盘大小,得双手抱着才能挪动。
就在他准备让人送到七十米外时,朱标突然拦住他:
“苏兄,等等!”
“怎么了?”
“父皇让我来看看进度,总得带样东西回去交差吧。”朱标苦笑道,“父皇本来不信你能搞出新鲜玩意,还是母后劝了半天,才让我来的。”
苏河了然,从箱子里捡了枚完好的手雷,重新扣上木柄盖子:
“这玩意拉绳后三到六秒爆炸,时间还没测准。你给父皇展示时,拉开直接扔出去就行,别多琢磨。”“放心,刚才看了十次,错不了!”朱标接过手雷,小心翼翼地交给随从,叮嘱他妥善保管。剩下的十一枚捆在一起的手雷被送到七十米外,上面还压了二三十斤的石头,周围密密麻麻摆满了木板有的跟人高,有的跟马长,模拟战场上的士兵和战马。
苏河拽动麻绳的瞬间,“轰隆”一声巨响炸开,回音在训练场和后山之间来回震荡!
不远处的道士们都停下手里的活,纷纷抬头看向声源处。
朱标和朱棣捂着耳朵站起身,只见七十米外一片狼藉。
以爆炸点为中心,十五米内的木板全被掀翻,有的还在燃烧。
这是黑火药的特性,爆炸时会带起明火。
“这要是扔到敌阵里,得炸死多少人!”
朱棣眼睛都红了,脑海里已经浮现出战场画面。
一辆马车穿梭在敌群中,他躲在车里扔手雷,炸得敌人人仰马翻,受惊的战马把骑兵甩下来,简直是单方面屠杀!
朱标也难掩兴奋:“两枚的威力就够惊人了,十一枚捆在一起,简直是神兵利器!”
“这算什么。”苏河摇摇头,“以后你们见了更厉害的武器,就知道这只是小意思。可惜现在大明人手不够,想建兵工厂都难,更别说同时造手雷和炸药包了。”
说着,他突然有了个想法:
“不如让妇女来当兵工厂的主力?这活要细心,妇女比男人更合适。”
他想起前世在历史博物馆看到的资料。
最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