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河简直气笑了。
这姑娘不仅胆大,还喜欢断自己后路!
苏河朝门外喊了一声:
“冬至!进来!”
很快,一名身着素色纱裙的侍女推门而入。
冬至身高近一米六五,在普遍身高不足一米六的明初女子中格外惹眼,气质沉稳,是苏河最信任的侍女之一。
“老爷,有何吩咐?”
冬至一眼就看到了徐妙锦,却没多问,只躬身等候指令。
“这姑娘在府里迷了路,你带她去客栈住下,然后自己回来。”苏河吩咐道。
冬至转向徐妙锦,语气温和:
“这位小姐,请跟我来。”
徐妙锦见状,只好跟着冬至离开。
等冬至回来侍奉苏河歇息时,他已经靠在床头打哈欠了。
折腾了大半夜,他早就困得不行。
次日清晨,应天府的天还灰蒙蒙的,窗外没有鸟鸣,只有远处摊贩“热包子嘞”的吆喝声断断续续传来明初的冬日,百姓多是寅时起床忙活,苏河却习惯睡到自然醒,直到快巳时才睁开眼。
屋内烧着铜炉暖气,丝毫不觉寒冷。
冬至早已醒了,见苏河睁眼,连忙起身:
“老爷,我这就去吩咐备洗漱和早餐。”
苏河点点头,看着冬至轻手轻脚地出去。
府里的侍女早已分工明确。
烧水的去了后厨,取衣服的去了衣箱房,连洗漱用品都提前备好,摆在外间的桌上。
最惹眼的是那柄象牙牙刷。
自从沈万三受苏河指点,带着船队去南洋、西洋贸易后,海外诸国为求大明庇护,纷纷献上奇珍异宝。红珊瑚堆成山,犀牛角装了好几箱,连象牙都成了普通货。
朱元璋见多了这些宝贝,早就没了兴趣,苏河趁机求来赏赐,做成了牙刷。
这可是古今中外独一份的奢侈品啊!
洗漱完毕,苏河去了饭厅。
桌上摆着小米粥、酱菜、还有一盘蒸蛋。
自从苏河教会厨子熬酱油、制蚝油,府里的饭菜就多了几分滋味。
明初沿海生蚝资源丰富,渔民本就会熬蚝油,只是没成规模。
酱油虽要发酵数月,可国子监的膳房已经能稳定制作,如今连皇宫都在向苏河要酱油方子。“徐妙锦去哪了?”
苏河喝着粥,随口问站在一旁的冬至。
“回老爷,徐姑娘昨夜跟着奴婢去了客栈,今早就有燕王府的车辇来接,看模样,来的是燕王妃。”冬至回道。
“燕王妃?徐妙云?”
苏河瞬间明白。
徐妙云是徐达的长女,也是朱棣的正妻,徐妙锦来应天府,自然会先找亲姐姐。
他没再多想,吃完早饭就回书房,拿上提前准备好的《启蒙识字册》。
今天是他正式教朱雄英的日子,虽说是教,实则是受拜师礼。
朱雄英是朱标嫡长子,将来极可能是大明第三代皇帝。
他这个帝师,受跪拜礼也是规矩。
刚到皇城门口,就见朱棣裹着厚棉袍,在寒风里来回踱步,脚边都积了层薄雪。
看到苏河的马车,朱棣立马跑过来,冻得说话都打哆嗦:
“苏大哥!你可算来了!我在东宫等你半天了!”
苏河掀开车帘,让朱棣进来:
“这么冷的天,你在这儿等我干什么?”
马车里烧着小铜炉,暖意瞬间裹住朱棣。
他搓着手,解释道:
“父皇和母后本来要去东宫看雄英给你行拜师礼,可突然说有要事走了。雄英是大哥的嫡长子,你以后可是正经帝师,拜师礼不能马虎。你这衣服太随便了,先去我燕王府换身礼服再去东宫!”苏河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常服。
确实不如朝服隆重。
明初拜师礼讲究“衣冠端正”,尤其是帝师拜师,更要符合礼制。
苏河只能无奈道:“行吧,你们朱家的规矩多,听你的。”
燕王府离皇城不远,苏河轻车熟路跟着下人去换衣服。
等他穿着一身锦绣华服出来时,朱棣眼睛都看直了:
“苏大哥,你这一穿,比京里的勋贵还气派!就是头发短了点。”
那衣服是朱棣特意找裁缝做的。
衣料是江南贡锦,上面绣着紫金色祥云纹,腰间系着玉带钩,连靴子都是黑缎面绣金线。
苏河本就身材高大,穿上这衣服,竟真有了几分文臣领袖的气度。
“别废话了,赶紧去东宫。”
苏河催着朱棣上车,却完全没注意到,燕王府一处厢房的门悄悄开了条缝。
房内,徐妙云抱着刚满月的朱高炽,看着妹妹徐妙锦,无奈叹气:
“你真要跟苏河耗下去?”
徐妙锦坐在一旁,满脸委屈:
“大姐,你是没见他多凶!昨晚我去他府里打探,被他抓了个正着,他攥着我的手腕按在床头,还说要把我扔去城外喂野狼!这种凶人,我怎么能嫁给他?”
“你怕是拿着匕首去的吧?”
徐妙云太了解这个妹妹了。
徐达武将家风,徐妙锦从小就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