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画面。
山呼海啸的一幕,逐渐暗淡了下来,再次变回国女主播小紫苑的身影。
“昭武帝问天开始,大秦乃至于后世,都确立了根本意义上的“民本’天命观,而昭武帝成功的将大秦天命和民心捆绑一起。”
“他并非要和真正的天地鬼神为敌!”
话落,主播的声音,变得更加肃穆,庄重,“他问的,则是自古以来,所有君王要面对的终极问题,这便是权力的合法性,究竟来源于何处?”
“这才是昭武帝思想体系,最核心,最为颠覆性的一环。”
画面,很快就被一分为二。
左侧,则是始皇帝赢政采纳了邹衍的“五德始终说”,以“水德”取代周的“火德”,着玄色龙袍,威加四海的景象。
右侧,则是昭武帝身着布衣,与民同食,在高台之上振臂高呼“民心即天意”的画面。
“始皇帝时代天命观是什么呢,他是精英式的,是征服者的天命。”
“其根基在于《尚书》中的“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但这个“德’,更多是通过横扫六合的赫赫武功来体现的。”
“天下,是打下来的,天命,自然归于最强者。”
此言,让六国的旧贵族不免认同。
大秦一统,依靠的不就是纯粹的武力,其他六国都压不过大秦吗?
昭武帝的“民本’天命观,又有啥不一样呢。
就在他们困惑的时候,天幕的话语,给出了答案。
“而昭武帝的天命观,则是平民式的,是守护者的天命。”
“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天心即民心’,将天心和万民之心,维系到了一起。”
这番话语,让所有人都不由得为之一震。
尤其是赢政,他瞪大了眼睛,视线落在了天幕画面上。
这一刻,空气都好似在这时候凝固了。
自己所信奉的天命,到底有什么错误?
不理解。
完全不理解。
“天下能够被最强者打下来,然后自然可以由新的最强者取代。”
天幕的话语,揭穿了赢政所坚持的天命观,最根本的破绽。
“而始皇帝的天命观,来自于阴阳家邹衍的“五德始终说’,认为周为“火德’,而大秦代周则是“水德’,以水克火乃是天命。”
“那么,这份天命,自然是可以被新的五行之「德’所取代的。”
天幕的这段话,却如同一道惊雷一般,让始皇帝脸色大变。
轰隆隆!!!
赢政瞳孔地震,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那就是,自己一直以来错了。
自己一直以来奉为圭臬的“五德终始说”,竟藏着如此致命的破绽。
大秦既能以“水”克周之“火”,那有朝一日,是否也会有新的“土德”王朝,来克他大秦之“水”?这个念头,如同一根毒刺,狠狠扎进了他的心口。
就好像在说,自己哪怕横扫六合,统一天下又如何?
大秦,还不是亡在了自己手中?!
因为自己选的继承人不中用。
而取代自己成为皇帝的,又让整个天下彻底大乱。
“噗!!!!”
强烈的情绪刺激,让赢政不由得口吐鲜血。
“陛下!!!!!”
“来人啊,传御医!!!!!!”
内侍惊慌失措,仿佛被始皇帝的这一幕给吓坏了。
盐铁都尉府。
此时的赢辰,还不知道皇宫发生的状况。
他则是望着天幕,心中却在飞速盘算。
“天心即民心……天幕上的我,倒是会选。”
这个理念,在这个时代,可谓是石破天惊,却又没有完全脱离时代的认知范畴。
后世汉儒董仲舒,会提出“天人感应”之说,将君权彻底神化,但也用天灾来制约君权。皇帝一旦失德,上天便会降下灾异。
但天幕上的自己,却选择了另一条更直接,也更艰难的道路。
他直接跳过了“天”,将皇权的合法性,建立在了“民”的基础之上。
道阻且长,却也最为稳固。
而天幕的话语,还在继续着。
“昭武帝意识到,“百姓’才是大秦帝国最根本的基石,将帝国的“天命’从虚无缥缈的五行轮转,和百姓的福祉维系一起。”
“古籍《尚书》有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上天的意志,是通过万民的眼睛和耳朵来体现的!百姓拥护谁,天命便在谁!这,便是昭武帝为大秦,乃至整个华夏文明,重新莫定的意识形态之基!”
“对民行王道,使其安居乐业,心有所向,此为“载舟之水’。”
“对敌行霸道,使其畏威丧胆,不敢妄动,此为“覆舟之浪’!”
天幕上,画面开始切换。
一边,是昭武帝下令开仓放粮,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仁政之举。
另一边,却是他以雷霆手段,将那些囤积居奇、与旧贵族勾连的豪商巨贾,连根拔起的酷烈场景!“而昭武帝更是将这种思想,贯彻到了官僚体系的建设之中。”